时间: 2025-05-03 17:3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5:21
八声甘州
癸亥七月既望,夜景冥郁,略无尘秽,同袁兰村登江亭
作者: 杨夔生 〔清代〕
趋夕阳筇笠果幽寻,莫负好旗亭。
引平泉花竹,生香不断,著处秋痕。
罨画半奁凉瞑,鱼梦聚芦根。
旧日题红地,活水流云。
人与西风是客,载荷筒酒苦,重款青尊。
渐苧衣疏索,霜黯拾蓬萤。
怅韦郎清愁似织,换秋眉,新绿与山分。
沈吟久,一星窥塔,红树斜门。
诗的意思是:在夕阳下,拿着竹筇,静静地寻幽,别辜负这美好的旗亭。引来平静的泉水,花竹的香气不断,留有秋天的痕迹。凉风袭来,似乎带走了梦境,聚集在芦苇根旁。旧时在红色的墙上题字,活水如云飘流。人和西风都是过客,肩负着苦涩的酒,重温那青色的尊酒。渐渐地,苧衣变得稀疏,霜降时捡拾着萤火虫。怅惘于韦郎的清愁似织,换上秋天的眉头,绿色与山水分开。沉吟良久,星星窥探着塔楼,红树在斜门外摇曳。
杨夔生,清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风格多变,善于运用意象,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此诗创作于癸亥年七月,诗人夜游江亭,与袁兰村共赏夜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八声甘州》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结构,而在内容上则融入了诗的情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全诗以江亭夜景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意境与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开篇“趋夕阳筇笠果幽寻”,勾勒出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诗人拿着竹筇,独自寻幽,既表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
“引平泉花竹,生香不断,著处秋痕”,这几句更是细腻入微,展现了秋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延续,仿佛可以让人闻到那不断飘散的花香。诗人在这片刻的静谧中,思绪飘荡,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人与西风是客,载荷筒酒苦,重款青尊”,这里则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还是要面对生死离别的客观现实。诗人将内心的苦涩与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秋天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邃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诗的最后一联“沈吟久,一星窥塔,红树斜门”,在意象上回归了夜的宁静,留下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通过描绘夜景中的细腻意象,展现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内心的孤独。
诗中“趋夕阳”的含义是什么?
A. 向太阳走去
B. 夕阳的颜色
C. 向自然寻找
D. 夕阳的时间
“人与西风是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谊
B. 孤独与无奈
C. 自然的美
D. 过去的回忆
诗中“红树斜门”的意象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生命的希望
C. 失落与凋零
D. 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