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0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04:48
卜算子
白日下层岑,暮霭生寒水。
水远山长不见人,月上风微起。
何许一孤鸿,飞去潇湘沚。
欲采蘋花寄所思,无处寻双鲤。
白天的阳光洒在山岗上,傍晚的雾霭在寒冷的水面上升起。
远处的水面和高山交错,根本看不见人影,月亮升起,微风轻轻吹动。
不知飞向何方的一只孤独的鸿雁,飞向潇湘的水边。
我想采摘水边的蘋花寄托我的思念,却无处寻找双双的鲤鱼。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元末明初的关键人物,参与了推翻元朝统治的起义,后来为明朝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刘基的诗词多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末明初动荡的历史时期,作者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常常借诗寄情,抒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卜算子》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白日下层岑,暮霭生寒水”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景象引入,呈现出一种宁静却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远山与水的层次感,营造出一种身处自然却又孤独的感觉。在这幅画面中,月亮的升起与微风的轻拂似乎为这一孤寂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生动。
“何许一孤鸿”一句,鸿雁在古代常被视为信使,诗人在此以孤鸿象征自己的孤独与无助,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欲采蘋花寄所思,无处寻双鲤”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蘋花与双鲤的结合,暗示着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但又因无法寻觅而感到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思乡情感的抒发,情感深沉且富有意境,展现了刘基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借助自然景象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词汇:
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诗词测试:
诗中“白日下层岑”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孤独
B. 明亮
C. 寒冷
D. 悲伤
“何许一孤鸿”中“孤鸿”象征什么?
A. 朋友
B. 孤独
C. 家乡
D. 理想
诗人想采摘什么花寄托思念?
A. 荷花
B. 蘋花
C. 菊花
D. 桃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