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成安秋望有怀

《成安秋望有怀》

时间: 2025-05-05 10:24:31

诗句

年加心地转如灰,书箧经旬亦懒开。

诗句偶吟皆感事,文章无用独伤才。

秋蝉残韵摇疏树,夕照寒光下古台。

闲绕岸莎看野水,暗流红叶不重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4:31

原文展示:

成安秋望有怀 寇准 〔宋代〕

年加心地转如灰, 书箧经旬亦懒开。 诗句偶吟皆感事, 文章无用独伤才。 秋蝉残韵摇疏树, 夕照寒光下古台。 闲绕岸莎看野水, 暗流红叶不重回。

白话文翻译: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情变得像灰烬一样冷淡, 书箱已经十天半月懒得打开。 偶尔吟咏诗句,都是因为感触到世事, 写文章却觉得无用,只会独自伤感才华。 秋蝉的余音在稀疏的树枝间摇曳, 夕阳的寒光洒在古老的台基上。 闲暇时绕着岸边的莎草看野外的流水, 暗流中的红叶不再回流。

注释:

  • 年加:年龄增长。
  • 心地转如灰:心情变得冷淡、灰暗。
  • 书箧:书箱。
  • 经旬:经过十天。
  • 偶吟:偶尔吟咏。
  • 感事:感触到世事。
  • 无用:没有实际用途。
  • 独伤才:独自伤感才华。
  • 秋蝉残韵:秋蝉的余音。
  • 摇疏树:在稀疏的树枝间摇曳。
  • 夕照寒光:夕阳的寒光。
  • 下古台:洒在古老的台基上。
  • 闲绕岸莎:闲暇时绕着岸边的莎草。
  • 看野水:看野外的流水。
  • 暗流红叶:暗流中的红叶。
  • 不重回:不再回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晚年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个人才华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才华无用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晚年的心境。诗中“年加心地转如灰”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冷淡态度。“书箧经旬亦懒开”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疏远和对现实的逃避。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秋蝉、夕照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加深了诗的情感色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寇准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加心地转如灰”:表达了作者对年龄增长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冷淡态度。
  2. “书箧经旬亦懒开”: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疏远和对现实的逃避。
  3. “诗句偶吟皆感事”:说明作者偶尔吟咏诗句,都是因为感触到世事。
  4. “文章无用独伤才”:表达了作者对写文章无用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才华的无奈。
  5. “秋蝉残韵摇疏树”:通过对秋蝉余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6. “夕照寒光下古台”:通过对夕照寒光的描绘,加深了诗的孤寂感。
  7. “闲绕岸莎看野水”:表达了作者闲暇时的活动,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欣赏。
  8. “暗流红叶不重回”:通过对暗流红叶的描绘,表达了时光不再回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心地转如灰”比喻心情变得冷淡、灰暗。
  • 拟人:“秋蝉残韵摇疏树”中的“摇”赋予秋蝉余音以动态。
  • 对仗:“年加心地转如灰,书箧经旬亦懒开”中的“年加”与“书箧”、“心地”与“经旬”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才华无用的感慨。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体现了作者晚年的心境。

意象分析:

  • 秋蝉残韵: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夕照寒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暗流红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年加心地转如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2. “书箧经旬亦懒开”中的“经旬”指的是什么? A. 经过一天 B. 经过十天 C. 经过一个月 D. 经过一年
  3. 诗中“秋蝉残韵摇疏树”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繁盛 C. 秋天的凄凉 D. 冬天的寒冷
  4. “暗流红叶不重回”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A. 时光的流逝 B. 生命的短暂 C. 自然的美丽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1. B 2. B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超脱。

诗词对比:

  • 寇准的《成安秋望有怀》与杜甫的《秋兴八首》都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寇准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无奈和孤独,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石城夜赋 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九日家中 题赵少隐青白堂三首 舟行遣兴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后三日再赋 渡江 松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殳字旁的字 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鲠论 喝雉 槽道 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皇极门 鼻字旁的字 意惹情牵 干字旁的字 以日为年 覆宗灭祀 支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不堪一击 纤介之祸 龙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