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6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
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
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
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长途跋涉的疲惫中走出,忽然看到淮水的美丽景色。水波荡漾,视野开阔,心中情感不禁依依向往。太阳逐渐西沉,远处的船帆也变得稀疏。想要了解仁政的美好,就要高歌而归,赞美这一路的风光。
蔡允恭,唐代诗人,活跃于盛唐时期,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以自然景色和人文关怀见长。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作者可能在外出游历时,途经淮河,心生感慨,因而作此诗以抒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对自然的赞美。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诗作。诗人在长途跋涉的疲惫感中,突然被淮水的美丽景象所吸引,情感也随之涌动。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生动,开篇“久倦川涂曲”,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心状态,随后“忽此望淮圻”的转折,暗示了景色带来的心灵慰藉。波长、淼淼的描写使得淮水的浩瀚感扑面而来,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宁静与开阔。
随着“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的意象,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在此刻得以体现,金乌西沉,船帆渐稀,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结尾“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不仅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归属,也传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与信念。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社会的关怀,形成了一种深邃的哲理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淮河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哲思,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寄托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诗中“金乌”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久倦川涂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此内容为对《奉和出颍至淮应令》的全面解析,涵盖了诗歌的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及互动学习,致力于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