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5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59:49
孤屿潆洄古堞东,
溪山胜处着神丛。
春浓游屐迷苍雾,
月黑渔舟上晚荭。
千载国殇存社鼓,
百年劳吏听晨钟。
于今谁识城乌夜,
羌笛横吹击柝中。
在古老的堞墙东边,孤独的小岛在水中婀娜多姿,
溪水和山峦的胜景中,生长着神秘的丛林。
春天的浓雾中,游玩的鞋子在迷雾中模糊不清,
在黑暗的月夜里,渔舟在晚风中摇曳。
千年之前的国殇仍然在庙会的鼓声中回响,
百年间的官吏在晨钟声中感受到劳累。
如今谁还记得这城中的黑夜,
羌笛的悠扬声中伴随着击柝的节奏。
作者介绍:王畿(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诗歌的清丽和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游走,充满了历史的沉思与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王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过往国殇的追忆与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太保墩》是一首融合自然景色与历史情感的诗作,展现了王畿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的开篇通过描绘孤屿的潆洄与古堞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古老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接着,春浓的迷雾与月黑的渔舟组成了诗的转折,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夜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视线从自然转向历史,提及千载国殇与百年劳吏,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感慨。最后一句“于今谁识城乌夜,羌笛横吹击柝中”,则带有一种孤独与遗忘的情感,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理解,体现了清代诗歌的典雅与深邃,给人以深思与感悟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孤屿潆洄”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柔美;“春浓游屐迷苍雾”通过浓雾的描绘,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历史变迁的深切忧虑,并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思。
诗词测试:
《太保墩》的作者是?
A. 王畿
B. 李白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孤屿”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孤独与历史
C. 战争
“千载国殇”中的“国殇”是指什么?
A. 国家繁荣
B. 国家悲痛
C. 国家兴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畿的《太保墩》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但王畿更注重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忧国之情和对现实的直面,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