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7:53
借问山中许道士,此回归去复何如。
竹屏风扇抄遗事,柘步舆竿系隐书。
绛树实多分紫鹿,丹沙泉浅种红鱼。
东卿旄节看看至,静启茅斋慎扫除。
我问山中的道士,您这次归来有什么打算?
用竹子做的屏风扇子上抄写着遗留下来的事情,
用柘木做的轿子和舆杆上系着隐秘的书信。
绛树上结满了紫色的鹿果,
丹色的沙泉里浅浅地种着红色的鱼儿。
东卿的旄节快要到了,我静静地开启茅斋,仔细地打扫清理。
皮日休(约834-883年),字梦得,号桐庐山人,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辞藻华丽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关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别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道教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南阳润卿将归雷平因而有赠》是一首具有浓厚自然气息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关心。开头两句以“借问”引出话题,显示了诗人与道士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道士归来的关心。接下来,诗人通过竹屏风扇和柘步舆竿的描绘,隐喻了友人生活的隐秘与自由。绛树与丹沙泉的意象则交织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两句以“东卿旄节看看至”结尾,预示着友人的归来,也暗示着一种人生的轮回与重新开始。这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道士的归来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友人及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借问山中许道士”意指:
A) 向道士询问生活
B) 询问山中风景
C) 向道士求教
“绛树实多分紫鹿”描绘了什么?
A) 一种神秘的动物
B) 丰收的景象
C) 美丽的景色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友谊与归隐的向往
C) 道教文化的尊重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皮日休的《南阳润卿将归雷平因而有赠》则更强调友人关系与人文关怀。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