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陶与权云所(二首)

《赋陶与权云所(二首)》

时间: 2025-04-30 16:57:38

诗句

斯人肥遁士,高卧亦无心。

野树留余润,春花带远阴。

近床衣欲冷,拂石坐还深。

为问陶弘景,何如陇上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7:38

原文展示: 赋陶与权云所(二首) 斯人肥遁士,高卧亦无心。 野树留余润,春花带远阴。 近床衣欲冷,拂石坐还深。 为问陶弘景,何如陇上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他高卧不起,心无旁骛。野外的树木保留着雨后的湿润,春天的花朵在远处投下阴影。靠近床边的衣物感觉冷,坐在石头上感觉更加深沉。诗人问陶弘景,这样的隐居生活,与在陇上吟诗相比,哪个更胜一筹?

注释:

  • 肥遁士:指隐居不仕的人。
  • 高卧:指躺卧不起,形容隐士的悠闲生活。
  • 无心:没有世俗的牵挂和欲望。
  • 余润:雨后的湿润。
  • 远阴:远处的阴影。
  • 陶弘景:南朝时期的著名隐士和文学家。
  • 陇上吟:指在陇上吟诗,陇上即陇山,古代文人常在此吟诗作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此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对隐逸生活有所向往时所作,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羡慕和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诗中“斯人肥遁士,高卧亦无心”一句,直接点明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即高卧不起,心无旁骛。接下来的“野树留余润,春花带远阴”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强了隐士生活的宁静氛围。最后两句通过对比陶弘景的隐居生活和陇上吟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斯人肥遁士,高卧亦无心”:直接描绘隐士的生活状态,高卧不起,心无旁骛。
  • “野树留余润,春花带远阴”: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强了隐士生活的宁静氛围。
  • “近床衣欲冷,拂石坐还深”:进一步描绘隐士的生活细节,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为问陶弘景,何如陇上吟?”:通过对比陶弘景的隐居生活和陇上吟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野树留余润,春花带远阴”等自然景色的描绘,比喻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 对比:通过对比陶弘景的隐居生活和陇上吟诗,增强了诗的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肥遁士:隐居不仕的人。
  • 高卧:隐士的悠闲生活。
  • 余润:雨后的湿润。
  • 远阴:远处的阴影。
  • 陶弘景:南朝时期的著名隐士和文学家。
  • 陇上吟:在陇上吟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斯人肥遁士”中的“肥遁士”指的是什么? A. 隐居不仕的人 B. 肥胖的人 C. 有才华的人 D. 有地位的人
  2. 诗中“野树留余润,春花带远阴”描绘的是什么? A. 城市的景色 B. 农村的景色 C. 隐士的生活环境 D. 战争的场景
  3. 诗中“为问陶弘景,何如陇上吟?”表达了什么? A. 对陶弘景的敬仰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陇上吟诗的喜爱 D. 对世俗的超脱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袁凯的这首诗都描绘了隐逸生活,但陶渊明的诗更加注重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而袁凯的诗则更加注重对隐士内心状态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深入探讨古代隐逸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明雨晴游包山龙华寺过慈云岭 夕次杨村 送春答何高士 西兴渡 清明日大风雨 喜雪简社友 过李陵台 雪中早朝 中秋雨明日晴明玩月有作 长至日偕诸友游故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盘空硬语 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极恶 辩才无阂 豸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乡胥 韦字旁的字 缺食无衣 行字旁的字 盐沼 肃给 电闪雷鸣 包含洪的词语有哪些 视如敝屣 同字框的字 凡开头的成语 主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