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04
我到瞿真上升处,
山川四望使人愁。
紫雪白鹤去不返,
唯有桃花溪水流。
我来到瞿真山的高处,
四面山川望去令人愁苦。
那只紫雪白鹤已经不再归来,
只有桃花溪水依旧在流淌。
“桃源”一词常常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联系,描述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象征着人们向往的宁静生活。诗中提到的桃花与溪水,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意境。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桃源”这首诗作于李群玉对自然风光的感悟之时,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理想的思索。开篇“我到瞿真上升处”,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可以看到美丽的山川景色。然而,接下来的“山川四望使人愁”,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烦恼与孤独。这种反差增强了诗的表达力,也体现了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叹与无奈。
“紫雪白鹤去不返”一句,生动描绘了白鹤的离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白鹤作为高洁的象征,其离去使诗人感到惋惜,暗示了人生中的失去与无常。而最后一句“唯有桃花溪水流”,则以溪水的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与生命的延续,尽管美好事物会消逝,但自然的流动依旧存在,给人以慰藉。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优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发人深省。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中的“紫雪白鹤”象征什么?
诗中的“唯有桃花溪水流”表达了什么?
李群玉的《桃源》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描绘了理想的自然境界,但李群玉的诗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而陶渊明则侧重于理想生活的描绘与对社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