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江南 其七 寄外

《忆江南 其七 寄外》

时间: 2025-05-10 04:04:24

诗句

人去也,人去掩重门。

红蜡泪乾因惜别,玉台尘暗最销魂。

新月又黄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4:24

原文展示:

人去也,人去掩重门。
红蜡泪乾因惜别,
玉台尘暗最销魂。
新月又黄昏。

白话文翻译:

人已经离去,重重的门被关上。
因惜别而流下的红蜡泪已干,
玉台上尘埃暗淡,最让人销魂。
新月映衬着已经黄昏的景象。

注释:

  • 人去:指离去的人,表达了失去的孤独感。
  • 掩重门:重门指厚重的门,象征着关上心扉。
  • 红蜡泪:蜡泪象征着悲伤的眼泪,红色更显得悲切。
  • 玉台:古代的装饰性台子,象征着高贵,但在此暗指孤独与凄凉。
  • 新月:象征新的开始,但与“黄昏”对比,显示出一种矛盾的美感。

典故解析:

  • 蜡泪:在古时,蜡烛燃烧时滴下的蜡,形象化地表达了离别的哀伤。
  • 玉台: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常常用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咏物为主,常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细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离别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忆江南 其七 寄外》是一首典型的离别诗,运用了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诗中的“人去也,人去掩重门”开篇即以沉重的语气引入,给人一种隔绝与孤寂的感觉。接着,诗人以“红蜡泪乾因惜别”表达了因离别而产生的悲伤,蜡泪的干涸象征着泪水的流尽,情感的压抑。随后“玉台尘暗”描绘了环境的凋敝,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最后一句“新月又黄昏”则通过新月与黄昏的对比,传递出一种矛盾的美感,既有新的开始又有失落的感觉,令人更加唏嘘不已。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巧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使读者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对往日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去也,人去掩重门:人离去,关上了门,象征着隔离和失去。
  • 红蜡泪乾因惜别:因惜别而流下的泪水已干,显示出悲伤的深度与无奈。
  • 玉台尘暗最销魂:玉台上积满尘埃,暗示着荣耀的消逝和内心的凄凉。
  • 新月又黄昏:新的月亮映衬着黄昏,无尽的无奈与渴望交织,反映出一丝希望与绝望的共存。

修辞手法:

  • 比喻:蜡泪作为悲伤的象征,生动形象。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新月与黄昏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复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主题,传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失去的哀伤,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门:象征着隔离与失去。
  • 红蜡泪:象征着离别的悲伤。
  • 玉台: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失落的过去。
  • 新月:象征新的开始,但与黄昏形成对比,使得情感更加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蜡泪”象征的是什么?

    • A. 欢笑
    • B. 悲伤
    • C. 恩爱
  2. “新月又黄昏”的意象对比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望与绝望
    • B. 快乐与悲伤
    • C. 明亮与黑暗
  3. 诗中提到的“玉台尘暗”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光辉的过去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在的快乐

答案:

  1. B. 悲伤
  2. A. 期望与绝望
  3. A. 光辉的过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忆江南 其七 寄外》同为抒情诗,前者侧重于对往昔的追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后者更加强调离别的孤独与哀伤。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情感,但在情绪的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柔和,后者则显得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与人生》

相关查询

木犀 其一 姑恩曲 其一 逍遥亭歌一首赠太守王君章 寄莘田 夜入桃源县月中 梅篱 赠同事吴顺德献臣赴永州 廉泉陪吴令尹游分韵 依韵和酬顺安使君王大观见寄之什 詶族子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驹窗电逝 包含轴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莘老 熙熙融融 一字旁的字 排炮 火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骇状殊形 攀高接贵 近水楼台先得月 案览 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谦的成语 包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双重人格 坐视不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