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0:43
代赵仪可挽刘叔丙
作者:蔡戡 〔宋代〕
此士不可得,乡人今始思。
迎宾多事日,教子废科时。
望屋讼自止,弄丸争者谁。
京华携手处,忆著最伤悲。
这位士人已无法再得到,乡里的人们如今才开始思念他。
迎接宾客的日子越来越多,教导孩子的功课却被耽误了。
望着屋外的争讼已然停止,玩耍的孩子们又在争抢什么呢?
在京城的相聚之地,唯独记得那份最伤心的回忆。
此诗提到的“士”可能是指当时社会上有理想抱负的读书人,表现出对社会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中“京华”象征了繁华与喧闹,但同时也带来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逝去友谊的惋惜。
蔡戡,字子默,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普遍反映了对社会人情的关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是写于蔡戡对某位朋友刘叔丙的怀念之际,刘叔丙可能是因故去世或离去而让作者感到惋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士人离去后乡人思念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变迁带来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此士不可得,乡人今始思”,直接表达了对士人的怀念与惋惜,暗含士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接下来的两句“迎宾多事日,教子废科时”,则突显了生活的繁忙与对教育的忽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某种程度上的无奈。最后两句通过“京华携手处,忆著最伤悲”,引导出诗人的悲伤情感,展现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的思念,又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全诗围绕对士人的怀念,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教育的重视。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认识。
此诗中“迎宾多事日”是指什么?
A. 生活清闲
B. 繁忙的生活
C. 学习时间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谁的思念?
A. 乡人
B. 士人
C. 教师
“京华”代表什么?
A. 乡村
B. 繁华的城市
C.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