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3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1:35
公心如铁,万仞壁立。声名百年,翰墨十袭。绝景独睨,奔尘莫及。曰谁为之,目不妄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公正无私的心境,像铁一样坚韧,直立如千仞高壁。其声名流传百年,书法和文采如同传世之作,代代相袭。面对绝美的景色,他独自凝视,世俗的喧嚣无法企及。是谁在为此而努力呢?我却不能随意妄入其中。
此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公心和对绝美景色的专注,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高洁品格与理想境界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岳珂,字廷和,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以其笔力雄浑和书法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写于岳珂对刘忠定的书信时,是对其品德与才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在艺术和道德上的追求与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公心的崇高理想。开篇“公心如铁,万仞壁立”通过比喻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格,立意高远,令人敬仰。接下来的“声名百年,翰墨十袭”,则强调了诗人声望的持久与作品的传承,显示出对文人之道的认同与追随。
“绝景独睨,奔尘莫及”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风光时的沉静与超脱,体现了他对世俗喧嚣的淡然态度,反映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曰谁为之,目不妄入”则提出了对真正追求的思考,若无严谨的态度和努力,便无法真正理解和接近这一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有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公正、坚韧品质的赞美,反映了作者追求理想人格与崇高境界的情感,强调了文人应有的品德修养和对自然美的敬畏。
诗中“公心如铁”表达了什么样的品质?
“声名百年”中“百年”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对比岳珂的《刘忠定书简帖赞》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展示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岳珂更侧重于道德与人格的表达,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人生的及时行乐。这种对比展示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