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31
原文展示:
黄阁开帏幄,丹墀拜冕旒。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愁。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白话文翻译:
黄阁大开,帷幕拉开,我在丹墀之上拜见皇帝。我的地位高如商汤的左相,权力统领汉朝的诸侯。我坚守周南的教化,同时分担赵北的忧虑。双旌旗飘扬过易水,千骑兵马进入幽州。边塞的草连天,暮色中,边风呼啸,动地生愁。我无缘随远道而行,只能结束佩带吴钩的生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广泛,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此诗是张继在送别王相公赴幽州时所作,表达了对王相公的敬仰和对边疆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边疆常有战事,朝廷派遣重臣镇守边疆是常有之事。张继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王相公的敬仰,同时也抒发了对边疆安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相公赴幽州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王相公的敬仰和对边疆的忧虑。诗中“黄阁开帏幄,丹墀拜冕旒”描绘了王相公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而“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权力之大。后句“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表达了王相公坚守文化传统,同时分担边疆忧患的责任感。最后几句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边疆安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无法随行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王相公的敬仰和对边疆的忧虑。通过描绘王相公赴幽州的场景,展现了其崇高的地位和权力,同时也抒发了对边疆安危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黄阁开帏幄,丹墀拜冕旒”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王相公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 B. 王相公在边疆的战斗 C. 王相公在田园的生活 D. 王相公在家庭的聚会 答案:A
诗中“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表达了什么? A. 王相公坚守文化传统,同时分担边疆忧患的责任感 B. 王相公对文化传统的忽视 C. 王相公对边疆的漠不关心 D. 王相公对文化传统的推崇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