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

时间: 2025-07-28 17:33:43

诗句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3:43

原文展示: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早晨在平坦的田地里耕作,傍晚仍在这片田地里耕作。
借问那些过路的行人,谁能知道那被困在淤泥中的贤人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朝耕:早晨耕作。
  • 暮耕:傍晚耕作。
  • 问津者:问路的人。
  • 沮溺:被淤泥困住,形容一个人处于困境中。
  • :贤人,指有才德的人。

典故解析:
“沮溺”一词在古代常用来形容才华被埋没的人,反映出作者对贤能之士遭遇困境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宁静,富有禅意。

创作背景:
王维生活在唐代,那个年代士人多有理想抱负,但在政治动荡和个人境遇的不如意中,许多人感到无奈和困惑。这首诗反映了对贤人的关心与同情,透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耕作的意象开篇,描绘了诗人日复一日的耕作生活,给人一种宁静而又辛勤的劳动画面。朝耕和暮耕的重复,体现了生活的单调与坚持。接着,诗人转向对过路行人的提问,似乎在寻求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些在生活中遭遇困境的贤人。诗句中的“借问问津者”不仅仅是对过路者的询问,更是对社会无知的反思,暗示许多有才华的人虽身处其中,却常常被世俗的眼光所忽视。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贤能之士的深切同情,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诗人早晨与傍晚都在同一片田地耕作,表现了生活的重复和辛劳。
  • 借问问津者:诗人向过路人发问,这里“问津者”不仅是行人,也可理解为对外界的探询。
  • 宁知沮溺贤:质疑那些行人是否真的理解被困于淤泥中的贤人,表达对有才华者遭遇困境的不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的“朝耕”与“暮耕”形成对仗,体现了诗的对称美。
  • 比喻:将贤人的遭遇比作被淤泥困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其艰难处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表现了对贤人遭遇困境的同情与关注,反映出一种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田:象征着平坦的生活与单调的日常,反映出农民的辛勤。
  • 沮溺:代表着被困的才华与理想,表达了对有才能之人命运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维的“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与重复
    B. 轻松与愉快
    C. 休闲与放松

  2. “借问问津者”中的“问津”指的是什么?
    A. 询问路况
    B. 询问水流
    C. 询问食物

  3. 本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
    A. 自然景色
    B. 人生哲理与对贤人的同情
    C. 个人情感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这两首诗同样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反映了人生的困境与理想的对比,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出沉重的现实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维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应天长 应天长 章江雨泊 应天长 应天长 其一 秋闺,集唐词 应天长 应天长·明费宫人巷在天津学宫前,沽上词社命题徵和,用清真韵 应天长 用六一翁体 应天长 寄遐翁,次周清真韵 应天长 捻残花事 应天长 调寄应天长奉题公渚道兄碧虑馆词,即希正拍,则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字旁的字 包含克的成语 龟鹤遐龄 衣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云膏 硁硁之愚 广字头的字 倒植 广众大庭 白骨露野 提土旁的字 包含倾的成语 包含妇的成语 分身无术 急就篇 养痈贻害 勤勤恳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