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00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作者: 王维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在这个四海平安的日子里,三秋的丰收年头正好。
今天是百岁高寿的日子,祝愿长寿如同齐天大圣。
芍药和金鼎相映成辉,茱萸花装点着华美的宴席。
玉堂的右侧敞开,天乐乐声在宫中悠扬。
御柳在秋风中摇曳,城中的乌鸦拂动着晨雾。
无穷的菊花盛开,长久地奉颂《柏梁篇》的美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山水诗和禅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应唐玄宗之命,在重阳节为宰臣及群官祝寿而作,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对长寿的美好祝愿。
王维的《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是一首典雅而富有节日气氛的诗作,展示了唐代社会的安宁与繁荣。诗中通过四海无事和三秋大有年展现了国家的昌盛,反映了统治者对人民的关怀与祝福。
诗的开头便设定了一个和平的环境,接着引入长寿的主题,表达了对百岁高龄者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王维在诗中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如芍药、茱萸、菊花、御柳等,既表现了节日的美好与丰收,又寓意着长寿与安康。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不仅表达了祝寿的情感,还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的语调明快、清新,给人以愉悦的享受。王维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使得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具备了生动的节日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祝寿,表达了对长寿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唐代的节日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主要是为了庆祝什么?
A. 丰收
B. 祝寿
C. 祭祀
“四海方无事”描绘了怎样的社会状态?
A. 动乱
B. 安宁
C. 繁忙
诗中使用了哪些自然意象?
A. 云朵
B. 柳树
C. 山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与杜甫的《春望》在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反映社会状态。然而,王维更侧重于节日的庆祝,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