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史修文

《赠史修文》

时间: 2025-05-02 12:39:33

诗句

故人阻千里,会面非别期。

握手于此地,当欢反成悲。

念离宛犹昨,俄已经数期。

畴昔皆少年,别来鬓如丝。

不道旧姓名,相逢知是谁。

曩游尽鶱翥,与君仍布衣。

岂曰无其才,命理应有时。

别路渐欲少,不觉生涕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33

原文展示:

赠史修文
故人阻千里,会面非别期。
握手于此地,当欢反成悲。
念离宛犹昨,俄已经数期。
畴昔皆少年,别来鬓如丝。
不道旧姓名,相逢知是谁。
曩游尽鶱翥,与君仍布衣。
岂曰无其才,命理应有时。
别路渐欲少,不觉生涕洟。

白话文翻译:

老朋友相隔千里再相见,约定的会面不是分开的时机。
握手的这一刻,原本应是欢喜,却反而成了悲伤。
想到离别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已经有了好几次的分别。
往日我们都是年轻人,自从分别后,头发已如丝般白。
不再提起旧时的名字,重逢时却不知彼此是谁。
曾经一同游玩畅游,与你相伴仍是布衣之身。
岂能说我没有才华,命运的安排总会有时。
分别的道路渐渐变少,不知不觉已是泪流满面。

注释:

  • :阻隔,隔绝。
  • 非别期:不是要分别的时刻。
  • 握手于此地:在这里握手相见。
  • 宛犹昨:仿佛就在昨天。
  • 鬓如丝:头发已白,形容年老。
  • 旧姓名:指以前的名字。
  • 曩游尽鶱翥:过去的游玩就像飞翔一样。
  • 布衣:指普通人,衣着朴素。
  • 命理应有时:缘分和命运总会有合适的时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千运,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而又深沉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友谊、离别、抒发感慨,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沈千运与友人史修文久别重逢之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离别与重逢的思考,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

诗歌鉴赏:

《赠史修文》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深情的诗作。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老朋友重逢时的复杂心情。诗中反复强调“别”和“会面”,在欢喜与悲伤之间反复徘徊,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变迁。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分离的痛苦与重逢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现出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尤其是“鬓如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岁月中逐渐衰老的状态,令人深感惋惜。

诗人在重逢时对旧友的身份感到陌生,这种陌生不仅是外貌的变化,更是心灵深处的隔阂。诗的最后,诗人以“别路渐欲少,不觉生涕洟”收尾,情感达到高潮,带给读者深深的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人阻千里:老朋友相隔千里,暗示两人久未相见。
  2. 会面非别期:重逢的时刻并不是分开的时机,暗含重逢的珍贵。
  3. 握手于此地:在此地握手,象征重逢的亲切。
  4. 当欢反成悲:原本应该欢喜,结果却让人悲伤,情感的矛盾。
  5. 念离宛犹昨:想到离别仿佛就在昨天,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6. 俄已经数期:转眼间已过多次的分别,强调时间的飞逝。
  7. 畴昔皆少年:曾经都是年轻人,反映出对往昔的怀念。
  8. 别来鬓如丝:分别后头发已白,感叹岁月的无情。
  9. 不道旧姓名:不再提及旧时的名字,表现出彼此的陌生感。
  10. 相逢知是谁:重逢时反而不知彼此,令人心痛。
  11. 曩游尽鶱翥:曾经的游玩如飞翔,描绘美好的回忆。
  12. 与君仍布衣:与友人依旧是普通的衣着,表现出平凡的生活。
  13. 岂曰无其才:岂能说自己没有才华,表达对命运的反思。
  14. 命理应有时:命运总会有适当的时机,表露对未来的期待。
  15. 别路渐欲少:分别的道路渐渐减少,暗示重聚的可能性。
  16. 不觉生涕洟:不知不觉泪流满面,表现出内心的感动与悲伤。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通过对比重逢时的欢喜与悲伤,展现情感的复杂。
  • 比喻:使用“鬓如丝”比喻衰老,生动形象。
  • 排比:多个句子结构相似,增强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珍惜、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强调珍惜当下、感恩相聚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里:象征距离的遥远,体现两人分离的痛苦。
  • 鬓如丝:象征衰老,表现时间的无情。
  • 布衣:象征平凡的生活,体现亲密无间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握手”在重逢时象征什么?

    • A. 欢喜
    • B. 悲伤
    • C. 疏远
    • D. 陌生
  2. “鬓如丝”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年轻
    • B. 友谊
    • C. 衰老
    • D. 生活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惆怅
    • C. 感动
    • D. 期待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夜泊牛斗灯》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展望与祝福。
  • 李白的《夜泊牛斗灯》则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兴九首其八拟杜牧之 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 韩枢密夫人挽词二首 春日五首 调笑令·眷恋 次韵子由题斗野亭 客有传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大臣有惜其去者白 鹊桥仙·纤云弄巧 次韵答米元章 晚出左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殍饿 贫贱不移 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虎头蛇尾 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弥山亘野 生字旁的字 情犯 一镬之味 穿红着绿 椒房兰室 户字头的字 潜移暗化 扛大活 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