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王参政崔徽写真韵

《和王参政崔徽写真韵》

时间: 2025-05-02 19:57:38

诗句

芳时无语惜年华,綵笔何心赋落霞。

镜里自怜人似玉,天涯不隔貌如花。

双瞳蘸绿横秋水,高髻堆春亸碧鸦。

犹胜无金买延寿,黑山空使梦还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38

原文展示:

芳时无语惜年华,綵笔何心赋落霞。
镜里自怜人似玉,天涯不隔貌如花。
双瞳蘸绿横秋水,高髻堆春亸碧鸦。
犹胜无金买延寿,黑山空使梦还家。

白话文翻译:

在这芳香的时光中,我默默珍惜年华,
用彩笔描绘的落霞,心中却无意。
镜子中只怜美人如玉,
即使天涯相隔,她的容颜依旧如花。
双眸如秋水般清澈,高髻似春柳般妩媚。
这情景比用金子买来的长寿更美,
但黑山只留下空梦,无法归家。

注释:

  • 芳时无语:美好的时光无言以对,指内心的感慨与惆怅。
  • 綵笔:彩色的笔,象征着艺术创作。
  • 自怜:自我怜惜,表达对自己的欣赏。
  • 貌如花:形容女子的美貌。
  • 双瞳蘸绿:形容眼睛如秋水般清澈明亮。
  • 高髻堆春:将头发高高盘起,形容女子的妆扮。
  • 延寿:长生不老,追求长寿的理想。
  • 黑山:象征着遥远和归属感的缺失。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镜里自怜”和“天涯不隔”这类意象,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人生的无常,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柏,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作者对美好年华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常以此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和王参政崔徽写真韵》是一首充满唯美与感伤情绪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以及诗人对逝去年华的惋惜。诗的开头便以“芳时无语”引入,直接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与无奈。接着,诗人用“綵笔何心赋落霞”写出创作的艰辛与内心的迷茫,似乎即使有美丽的景色,也难以寄托心中的感情。

诗中“镜里自怜人似玉”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美貌,这种自怜的情感在镜子中显得尤为鲜明,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自我欣赏的矛盾。接下来的“天涯不隔貌如花”,则表现出虽远隔千里,真正的美丽却依然存在,强调了内心的向往与执着。

最后两句“犹胜无金买延寿,黑山空使梦还家”则将主题升华,表明在美的面前,长寿的价值显得微不足道,而归属感的缺失让人倍感惆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感人至深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时无语惜年华:在美好的时光中,心中无言,默默珍惜年华。
  2. 綵笔何心赋落霞:用彩笔描绘落霞,但内心却无意去创作。
  3. 镜里自怜人似玉:在镜子中自怜自己,觉得自己如美玉般珍贵。
  4. 天涯不隔貌如花:即使身处天涯,彼此的美貌并不受距离影响。
  5. 双瞳蘸绿横秋水:眼睛如秋水般清澈,形容女子眼神的美丽。
  6. 高髻堆春亸碧鸦:形容女子的高髻如春天的柳枝般轻盈。
  7. 犹胜无金买延寿:这种美景比金钱能买来的长寿更有价值。
  8. 黑山空使梦还家:黑山使得归家的梦变得虚无缥缈,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似玉”,将女子的美与玉石相提并论,增强了美的形象。
  • 对仗:如“高髻堆春亸碧鸦”,呈现出工整的音韵和美感。
  • 拟人:如“空使梦还家”,赋予梦以动感,表现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属感的渴望。通过对女子美丽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记忆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时:象征美好的时光,代表青春与生命的美好。
  • 落霞:象征美丽的景象,代表诗人的创作灵感与内心的情感。
  • 镜子:象征自我认知和对美的反思。
  • 双瞳:象征纯真与清澈的内心世界。
  • 黑山:象征着遥远和思乡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时无语”指的是: A. 珍惜年华
    B. 感叹时间流逝
    C. 追忆往事
    D. 以上皆是

  2. "双瞳蘸绿横秋水"中“双瞳”指的是: A. 眼睛
    B. 思念
    C. 记忆
    D. 生活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长寿的追求
    B. 对美的赞美与惋惜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陈柏的《和王参政崔徽写真韵》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前者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思念。两者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入塞 入塞 入塞 入塞行 入塞曲 入塞 入塞曲 入塞 入塞 入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舆论哗然 三田分荆 鼎字旁的字 牝鸡司旦 日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倒屣相迎 包含帑的词语有哪些 竦然 云萃 铭感不忘 单位 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名垂万古 迕指 包含祇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包含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