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6:50
蓬莱飞峰
作者:韩信同 〔宋代〕
海上神山名自昔,
来去随潮无定迹。
天人俯览念虚浮,
六鳌顶戴穷神力。
群仙贝阙蕊珠宫,
多种瑶芝琼草碧。
依然根著不坚牢,
飞入石堂作南壁。
螺纹蛎迹石龙存,
云气随潮时雨湿。
仙风飒爽生羽翰,
招纳霓裳羽衣客。
试登绝顶望五湖,
高楼洞天才咫尺。
药炉灰冷多登真,
九转丹成人未识。
云间鹤迹托来篇,
王邓真人久相忆。
这首诗描写的是海上的神山蓬莱,传说中它是一座来去无定的仙山。诗人感叹天人俯视它时的虚幻感,提到六个神鳌托举这座山,显示其神力。诗中描绘了仙人居住的华丽宫殿,种植着各种瑶草和琼花,却又指出其根基并不稳固,飞入仿佛石墙的南壁。诗中提到的螺纹和蛎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潮水时常带来云气和雨水。仙风拂动,吸引着穿着霓裳羽衣的仙客。试图登顶俯瞰五湖,感觉高楼洞天就在眼前。药炉的灰烬冷却,许多修炼的真道尚未有人达成。最后,诗人提到鹤的踪迹,寄托对王邓真人的怀念。
作者介绍:韩信同,宋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景色,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中表现了对蓬莱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人们对长生不老和自然美的渴望。
《蓬莱飞峰》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蓬莱这一神秘的仙山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在开头点明了蓬莱的来去无定,暗示了它的虚幻与不确定性。接着,诗人用“天人俯览念虚浮”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迷惘。通过对六鳌、群仙、瑶草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蓬莱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憧憬。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试登绝顶望五湖”,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但又通过“药炉灰冷多登真”,提醒读者修道之路并非易事,许多人仍未能理解其中的真谛。最后,诗中提到的“王邓真人”不仅是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也隐含着对逝去岁月和人物的怀念。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深邃,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传递了追求长生与真理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超越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表现出人们对自然和超越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蓬莱飞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高山
B. 海洋
C. 神山
D. 大地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六鳌”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对王邓真人的提及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无所谓态度。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