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1:04
蓬莱一捻云,彻骨龙涎染。
风味韵而芳,笑语柔而婉。
花娇绿鬓寒,酒凝清歌怨。
翠幄已烟秾,银烛重休翦。
在蓬莱山上轻轻捻起一缕云朵,令人骨髓透彻地感受到龙涎香的熏染。
那风的味道芳香而和谐,笑声柔和而婉转。
鲜花娇艳,绿鬓如寒,酒杯中凝聚着清歌的怨恨。
翠色的帷幔已经烟雾缭绕,银烛的光辉似乎也不再明亮。
高观国(公元1085年-公元1142年),字子方,号香山,晚号醉翁,北宋时期诗人及词人,出身于士族,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交替阶段。高观国通过这首词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结合了宴会的欢愉与内心的孤寂,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复杂心理。
《生查子》以轻盈的笔触描绘出宴会中悠然的氛围,诗歌的开头便以“蓬莱一捻云”引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通过“彻骨龙涎染”,诗人将感官体验与情感结合,传达出一种极致的美感和香气。整首词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生活的细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笑语柔而婉”展现了宴席上的欢愉,而“酒凝清歌怨”则揭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仿佛在欢乐的表面下隐藏着一丝忧伤。最后,诗人用“翠幄已烟秾,银烛重休翦”总结了宴会的结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和无奈。这种对比更是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宴会氛围的享受与对生活深切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与超凡
C. 悲伤与孤独
“酒凝清歌怨”中的“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无奈
诗中“翠幄已烟秾”暗示了什么?
A. 宴会的开始
B. 美好时光的流逝
C. 暴风雨的来临
比较高观国的《生查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失去的感慨,但高观国的作品更注重宴会的欢愉与内心的孤寂,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内心的感伤与对往日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