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29
疏影
春前数点。向水边林下,孤影凌乱。
圆磬开时,一抹檀心,明霞晕去还浅。
分他崖蜜余甘后,怕金粟如来窥见。
映短篱初月微昏,迢递暗香门掩。
蜂冻寒声细细,偶来觅蕊处,飞入难辨。
莫是仙人,泪滴铜盘,幻作此花生面。
谁家少妇年年织,织不到乳莺娇茜。
趁夜灯移近樽前,验取珀光浓淡。
春天前的几点花影,在水边的树林下,孤零零的影子错落而乱。
圆润的花瓣开放时,一抹檀香的心意,明亮的晚霞渐渐淡去。
分给他人崖边的蜜糖,怕金色的粟米如来窥视。
短篱映照下的初月微微昏暗,遥远的暗香让门轻轻掩上。
寒冷的声音细微如蜂鸣,偶尔来此觅食,飞入难以辨认。
莫非是仙人,泪水滴在铜盘上,幻化成这花的面容。
哪家少妇年年编织,却织不出那娇嫩的莺儿和茜草。
趁着夜色灯光移近酒樽,检验那琥珀光的浓淡。
作者介绍:曹贞吉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丽的风格而闻名,被誉为“词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天前夕,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孤独的感叹,表达了内心的柔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疏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人通过春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微妙关系。开头的“春前数点”引入了春天的气息,接着描绘了水边林下的孤影,给人一种寂寞的感觉。随着“圆磬开时”,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朵开放的景象,表现了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然而,诗中也夹杂着对世俗的担忧与不安,“怕金粟如来窥见”一句,暗示了对财富与物质的警惕。接着,诗人以“初月微昏”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夜色氛围,映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最后的“趁夜灯移近樽前”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细腻深邃,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孤独,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影”主要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孤独
C. 幸福
“趁夜灯移近樽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 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提到的“金粟”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爱情
C.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曹贞吉的《疏影》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李白则是通过豪放的情怀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两者在表现孤独与对美的追求上,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