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3:20
生查子
高观国 〔宋代〕
芙蓉羞粉香,倚竹窥烟霁。
眼带楚波寒,骨艳春风醉。
谁传侧帽情,想解遗鞭意。
红叶可怜秋,不寄相思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娇羞与美丽。她如同芙蓉一般,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依靠在竹子旁边,偷偷地注视着烟雨过后的美景。她的眼神中带着楚地的寒意,身姿更是让人醉倒在春风中。是谁将这份情愫传递出去呢?我想她可能会理解那遗留下来的鞭子所传达的情感。秋天的红叶让人心生怜惜,却没有相思的书信寄出。
作者介绍:高观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墨客们追求个人情感表达的时期。诗歌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对离愁别恨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情感与美的重视。
《生查子》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诗中以芙蓉和竹子等自然意象构建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开篇“芙蓉羞粉香”,将女子的娇羞与美丽一语道出,仿佛她的存在本身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倚竹窥烟霁”则勾画出她优雅的姿态,似乎在细细品味着雨后的宁静。这种意象的交织,不仅展示了女子的美丽,也展现了自然的和谐。
接下来的两句“眼带楚波寒,骨艳春风醉”,则通过眼神和身姿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气质。这里的“楚波寒”暗示了她的深情与忧郁,而“春风醉”则是对她美丽的赞美。诗人在此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女子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美。
后两句“谁传侧帽情,想解遗鞭意”则开始转向情感的传递与理解,似乎在询问那份情感的寄托与落脚之处。而“红叶可怜秋,不寄相思字”则以悲凉的秋景,描绘出无尽的思念与遗憾。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感悟与对离别的哀伤,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离别的感伤,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芙蓉羞粉香”中的“芙蓉”指的是什么?
“谁传侧帽情”中的“侧帽”主要指代:
诗中提到的“红叶”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