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14
再和雁湖十首 其三
作者: 李壁 〔宋代〕
翠华南度几千馀,始见中原与闰俱。
千载一时周历数,两河百郡汉舆图。
平南上策归诸葛,伐北奇功属寄奴。
安得忠良负雄略,一清关洛到江湖。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悠久的地理变迁与英雄豪杰的理想。诗中提到,南方的翠华山脉历经千年,终于看到了中原的繁华与闰年交替的时光。千年历史的周朝历数,两河流域的百个郡县绘成汉代的地图。提到诸葛亮的平南之策,以及寄奴(即王允)的北伐奇功,表达了对忠良之士的渴望,希望他们能够负起雄图大略,直抵关洛,游历江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英雄豪杰的赞美。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是国家逐渐稳定、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历史的回顾与英雄的追慕,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期待。
此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地理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忠良之士的渴望与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开头两句描绘了南方的翠华山脉,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地理的变化。接着,诗人提到周历与两河百郡,显示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诸葛亮与王允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崇敬,更是对当代忠良之士的期待。最后一句“安得忠良负雄略”,则是对理想的追求,希望有更多的忠良之士能够承担起国家的重任,将清明的理想实现于江湖之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对忠良之士的期盼,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方名山是什么?
A. 黄山
B. 翠华山
C. 泰山
诸葛亮在诗中被称为谁的上策?
A. 寄奴
B. 王允
C. 刘备
诗人希望忠良之士能够做到什么?
A. 统治江湖
B. 治理国政
C. 追求个人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