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入竦溪诗

《入竦溪诗》

时间: 2025-07-31 20:47:35

诗句

平明发风穴,投宿憩雪巘。

初时当薄木,迄今草已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47:35

原文展示:

入竦溪诗
作者: 谢灵运 〔南北朝〕

平明发风穴,投宿憩雪巘。
初时当薄木,迄今草已搴。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风穴中,微风轻轻吹拂,我选择在雪山的巅峰投宿休息。最初这里还是稀疏的树木,现在草已经长得茂盛。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明:指明亮、清晰,此处形容风穴的景象。
  • 发风穴:指有风的洞穴,通常用于避暑或休息。
  • 投宿:指暂时住宿。
  • :休息、歇息。
  • 雪巘:指高山的雪峰。
  • 薄木:指稀疏的树木。
  • 迄今:到现在为止。
  • 草已搴:草已经长高、茂盛。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风穴”、“雪巘”等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象征隐逸和自然的美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允恭,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是谢家的一员,出身名门,早逝于官场,后隐居于山林,作品多描写山水自然,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谢灵运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南朝文人对山水的崇拜与思考。

诗歌鉴赏:

谢灵运的《入竦溪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与美丽。诗的开头“平明发风穴”便带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受,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微风轻拂。接着,“投宿憩雪巘”中,诗人将自己置于高山之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这里的“雪巘”不仅指代实际的高山,更隐喻着一种高洁、清幽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字句简洁,但却蕴含着深邃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初时“薄木”的回忆,反映出自然环境的变迁,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大自然的生命力。后半句“迄今草已搴”则更是强调了自然的繁荣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与深切思考。

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氛,使人不禁向往那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谢灵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将自然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明发风穴”:描绘了一个明亮的地方,有着轻柔的风,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投宿憩雪巘”:表明诗人选择在高山之巅暂时休息,暗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
  • “初时当薄木”:回忆起最初这里还是稀疏的树木,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
  • “迄今草已搴”:现在草已茂盛,显示出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诗句展示了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穴:象征着清新与舒适,是隐逸生活的理想场所。
  • 雪巘:代表着高洁与清幽,寓意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薄木与草: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象征生命的循环与生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投宿憩雪巘”的意思是: A. 在雪山上休息
    B. 在城市里居住
    C. 在湖边垂钓
    D. 在草地上玩耍

  2. 诗人通过“初时当薄木”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谢灵运的诗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繁盛,而王维则侧重于秋夜的宁静与思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视角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南北朝诗人研究》
  2. 《谢灵运诗文全集》
  3. 《古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入竦溪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查询

楞伽寺 刺绣图和杨孟载 秋江晚渡图 废宅芍药 送何明府之秦邮(何,淮东人。已三为县令) 送顾军咨归梁溪 送郭省郎东归(二首) 谢赐衣 咏夏冰 送钱塘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二弦 蚂蚁缘槐 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瓦合之卒 神灯 专文 巳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步履维艰 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目黎黑 百羞 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谐度 葑菲之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