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

时间: 2025-05-07 17:43:52

诗句

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

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

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43:52

原文展示: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
作者:谢灵运 〔南北朝〕

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
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
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

白话文翻译:

尽管衣衫褴褛,但赠衣的人还未到来。
对时节的感慨已经很深,怀念往昔的情思也不禁涌上心头。
如果没有千里的小舟,谁来表达百代的情意呢?
远方的旅程,让我心中有所寄托,遥遥希望能有所成就。
既然已经感受到凉风的善意,又看到秋水在流淌。
江山一片开阔,云彩和太阳相互辉映。
傍晚的景色清晰迷人,面对自然的美好,我感到无比喜悦。

注释:

  • 絺绤:一种细薄的丝织品,形容衣服的破旧。
  • 授衣:给予衣物,这里指衣物的赠送。
  • 感节:对节令的感慨,指对季节变化的感受。
  • 云思:怀念往昔的情思。
  • 千里棹:远行的小船,象征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 泠风:凉爽的风。
  • :流动,行驶。
  • 江山:指自然风光,山河。

典故解析:

该诗中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千里棹”可以联系到古人对远行的描写,常用以表达志向与抱负。“怀古”则是古诗常见主题,表达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玄晏,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和山水文学的开创者。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谢灵运游历新安和桐庐之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寄托理想。

诗歌鉴赏: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是谢灵运表达自然与人生哲理的重要作品。诗中开头以“絺绤虽凄其”引入,既描绘了自己身处困境的状态,也映射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用“感节良已深”和“怀古亦云思”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往昔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尽管身处逆境,仍想寻求生计与理想的寄托。诗中通过“泠风善”和“秋水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凉爽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温柔与生命的流动。

最后几句“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似乎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示了谢灵运作为山水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尽管衣服很破旧,但赠送衣物的人还没有到来,暗示生活的困顿。
  2. “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对节令的感慨已经很深,怀念往昔的情思也涌上心头,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伤。
  3.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没有远行的小舟,谁来表达百代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
  4. “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远方的旅程让我心中有所寄托,希望能有所成就,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5.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已经感受到凉风的善意,也看到秋水在流淌,体现自然的和谐美。
  6. “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自然景色的开阔,云和日相互辉映,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
  7.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傍晚的景色清晰迷人,面对自然的美好,诗人感到无比喜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营造出诗意。
  • 对仗:如“泠风善”和“秋水驶”,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的描写中赋予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谢灵运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展现出生命的美丽与困顿并存的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絺绤: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困顿。
  • 千里棹:象征远大的理想与追求。
  • 泠风秋水:代表自然的温柔与生命的流动。
  • 江山:象征广阔的自然景观,体现诗人的胸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授衣尚未至”是指什么?

    • A. 衣物已经送到
    • B. 衣物还未送到
    • C. 自己没有衣服穿
  2. 诗中的“千里棹”象征什么?

    • A. 远行的小船
    • B. 诗人的理想与抱负
    • C. 自然的景色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伤感与希望
    • C.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谢灵运《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谢灵运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王维则更注重于对自然的静谧与和谐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谢灵运诗歌选》
  • 《山水诗研究》

相关查询

浪淘沙 赋元夕遇雨次俞紫芝韵 浪淘沙 丁未暮春,寄朴园三叔父 浪淘沙 舟行晚景 浪淘沙 其二 浪淘沙慢 浪淘沙 其二 浪淘沙 咏史 浪淘沙 许州题壁 浪淘沙 其一 戊寅十二月二日过智月禅院时冬燠红梅盛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学贯中西 听力 人妖颠倒 鼠字旁的字 冤冤相报 生死不易 沾沾自好 聿字旁的字 观衅而动 麦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不可轻视 舟结尾的成语 势利眼 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汗颜无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