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2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1:13
清景媚霁月,斜阳半翠微。
白云叠巘崿,片片相因依。
游子思故乡,千里眺郊畿。
园禽知气候,池草生方菲。
幸睹景物好,转觉年岁非。
美人叹迟暮,伤心知者稀。
安能驻华发,朱轮不西归。
寄语同心客,无负此春晖。
清新的景色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格外迷人,斜阳洒在翠绿的山丘之间。白云层层叠叠,像是在相互依偎。游子远望故乡,千里之外的郊野尽收眼底。园中的鸟儿感知着季节的变化,池塘旁的草木也在悄然生长。幸好能看到如此美好的景物,反而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美人感叹着青春已逝,愿意理解她的知音却少之又少。怎么能让白发驻留,红轮的太阳终究要西沉。借此寄语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不辜负这春日的阳光。
本诗提到的“游子思故乡”可以理解为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见,尤其是在描写春天和美好景色时,诗人常常用游子来表现对故乡的怀念。此处的“朱轮不西归”则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象征着青春的逝去。
作者介绍:苏宝书,清代诗人,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之美。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天,诗人游览南亭时,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个人的感慨,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
《拟谢灵运游南亭》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与游子情怀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清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清澈的月光和斜阳照耀下的翠微山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如诗如画的意境。接着,诗人引入游子的视角,表现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转而引发对人生的思索。“幸睹景物好,转觉年岁非”,在欣赏美好景物的同时,诗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青春的流逝。这种由景而生的感慨,使整首诗情感更为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敏感与哲思。
最后,诗人以“寄语同心客”收尾,呼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充分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春景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朱轮不西归”是指什么?
诗中“游子思故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同样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而苏宝书的《拟谢灵运游南亭》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间接引发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