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0:09
我闲日贫缚,子闲数疾缠。
闲固不可常,吾观与子然。
吾与子嗜学,岂独闲穷年。
安安者谁欤,分亦似所偏。
我闲暇的日子里虽身处贫困,却因子君的多病而感到更加无聊。
闲适的日子本就不能常有,我观察到你我都是如此。
我与君都喜爱学习,难道只是为了消磨闲暇的岁月吗?
那么,安逸的人究竟是谁呢?难道我们之间的差别也只是这种状态吗?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安安者谁”可以引申为对世人安逸生活的反思,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和他人生活状态的思考。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秋水,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描绘生活和自然景色,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本诗写于诗人一段生活闲适却又困顿的时期,反映了他在闲暇时光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反省,体现了对学习和生活状态的追求。
梅尧臣的《闲咏寄呈次道》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闲”的复杂感情,闲暇的日子是美好的,但却又因生活的贫困和身体的疾患而显得无奈。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对话,既是对生活状态的感慨,也是对学术追求的赞美,显示了他不甘于闲适的境遇,心中仍有追求与渴望。
诗的开头以“我闲日贫缚”引入,直接表明了生活的窘迫,接着以“子闲数疾缠”映衬出朋友的困境,二者相互关联,构成对闲暇生活的深刻反思。诗的最后两句则发问“安安者谁欤”,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安逸与闲适究竟是什么,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真正的生活不应仅仅是表面的安逸,而是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活的闲适与困顿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人们对学习与精神追求的向往。闲暇不应成为懈怠的借口,而应是追求知识与自我提升的契机。通过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诗人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选择题:诗人感到闲时的无奈主要是因为:
a) 生活贫困
b) 朋友的生病
c) 对学习的追求
d) 以上皆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安安者谁欤”意指____。
判断题:诗人认为闲暇的生活可以长久。 (对/错)
梅尧臣的《闲咏寄呈次道》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闲适的生活状态,但梅尧臣更多地反思了生活的无奈与对学习的渴望,而王维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安详,体现出不同的主题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