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2:36
闲居
梅尧臣 〔宋代〕
读易忘饥倦,东窗尽日开。
庭花昏自敛,野蝶昼还来。
谩数过篱笋,遥窥隔叶梅。
唯愁车马入,门外起尘埃。
在悠闲的居所中,读书时常常忘却饥饿和疲倦,东窗下的阳光照耀了一整天。庭院中的花朵在黄昏时分悄然合拢,野外的蝴蝶在白天频频光顾。随意地数着篱笆外的竹笋,遥远地窥视着隔叶而开的梅花。唯独感到忧愁的是,车马的喧嚣一旦进入,门外便扬起了尘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常常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格,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依然盛开的梅花,常被文人所推崇。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松溪,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与李商隐、杜甫并称。梅尧臣生活在北宋时期,曾担任地方官职,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描写生活的细节,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闲居》这首诗写于梅尧臣的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书卷中找寻内心平和的情感。这首诗正值宋代社会变革时期,诗人试图通过诗歌寻求内心的安宁。
《闲居》是一首充满闲适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诗的开头便引入“读易忘饥倦”,表达了读书的乐趣与沉浸感,仿佛在书海中便可忘却世俗的烦恼。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尤为细致,东窗的阳光、庭花的合拢、野蝶的翩翩,仿佛在描绘一个恬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
而后,诗人又轻描淡写地提到“唯愁车马入,门外起尘埃”,这句诗将宁静与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外界浮躁的无奈与忧愁。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蕴含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忧虑。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活动来忘却饥饿和疲倦?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诗人对外界喧嚣的感受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