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

时间: 2025-04-29 18:22:51

诗句

世疑狄文惠,不知娄师德。

娄公吾不贤,此意人未识。

古来嫌忌间,吾道忧比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22:51

原文展示

世疑狄文惠,不知娄师德。
娄公吾不贤,此意人未识。
古来嫌忌间,吾道忧比迹。

白话文翻译

人们怀疑狄文惠的才能,却不知娄师德的道理。
娄公的才德我并不自夸,但这种意图世人却未能识别。
自古以来嫉妒和忌恨总是存在,我对这种现象感到忧虑,这比我的遭遇更让我忧心。

注释

  • 狄文惠:即狄仁杰,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侦探,常被认为是智者。
  • 娄师德:即娄师德,唐代的名将,因其忠诚而被后人敬重。
  • 古来嫌忌间:指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因为嫉妒而产生隔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字子华,号阮溪,晚号梅溪,工诗文,尤以诗名扬。生于书香世家,受过良好的教育,终身追求道义,反对权臣的专横和对良才的排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在表达对嫉妒和误解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由于社会风气的浮躁,许多有才之士常被误解和忽视,这让诗人倍感忧虑。

诗歌鉴赏

杨维桢在这首诗中,通过对两个历史人物狄文惠与娄师德的对比,揭示了他对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误解与嫉妒的深刻思考。他以狄仁杰的智慧与娄师德的忠诚作为引子,表达出自己对才德的自省与无奈。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对道义的坚持,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力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的开头以世人的疑虑引出,继而转向自我反思,表现出诗人对当前人事的失望与对理想的渴求。最后一句“吾道忧比迹”更是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潮流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与对未来的忧虑。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时代风气的深刻批判,显示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疑狄文惠,不知娄师德

    • 世人怀疑狄仁杰的智慧,未能了解娄师德的忠诚和良德。
  2. 娄公吾不贤,此意人未识

    • 我并不以娄公自夸,但世人并未能识别这种谦逊的意图。
  3. 古来嫌忌间,吾道忧比迹

    • 自古以来因嫉妒而产生的隔阂让我忧虑,这种现象比我个人的遭遇更让我感到忧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狄仁杰与娄师德的对比,突显出社会对人才的误解。
  • 象征:狄仁杰象征智慧与才德,娄师德象征忠诚与正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探讨社会对人才的误解与排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忧虑,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与对理想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狄文惠:智慧的象征。
  • 娄师德:忠诚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位是“娄公”指代的人物?

    • A. 狄仁杰
    • B. 娄师德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古来嫌忌间”指的是什么现象?

    • A. 友谊
    • B. 嫉妒
    • C. 忍耐
    • D. 荣耀

答案

  1. B. 娄师德
  2. B. 嫉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登高》王之涣:表达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杨维桢与李白的作品均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杨维桢更侧重于对人才的关怀,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友人新居园上 赠卢大夫将军 杏园宴上谢座主 题田将军宅 寄贾岛浪仙 杏溪十首 杏溪 晓望华清宫 送李植侍御 别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检核 采葑采菲 高山密林 三撇旁的字 包含摧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私殊 目字旁的字 楚材晋用 市怒 跨者不行 鞠躬君子 意前笔启 龝字旁的字 苛政猛于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