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时间: 2025-05-07 18:13:23

诗句

楚国固多兰与荃,长林野水若何边。

樵夫政自不知贵,采卖何曾直一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3:23

原文展示:

楚国固多兰与荃,长林野水若何边。樵夫政自不知贵,采卖何曾直一钱。

白话文翻译:

楚国本就盛产兰花和荃草,它们生长在茂密森林和野外的溪水旁。樵夫们根本不知道这些花草的珍贵,采摘来卖也卖不了几个钱。

注释:

字词注释:

  • 楚国:古代国名,今湖北一带。
  • 兰与荃:兰花和荃草,都是古代视为高洁的植物。
  • 长林野水:茂密的森林和野外的溪水。
  • 樵夫:砍柴的人。
  • 政自:根本。
  • 直一钱:值一文钱,形容价值极低。

典故解析:

  • 兰与荃:在古代文学中,兰花和荃草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美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态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珍视,以及对劳动人民不识珍宝的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游历楚地时,看到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樵夫们对这些资源的轻视,有感而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楚国自然资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珍视。诗中“兰与荃”象征着高洁和美德,而“长林野水”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然而,樵夫们对这些珍贵资源的忽视,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对美的无知和对价值的低估。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楚国固多兰与荃”,点明了楚国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兰花和荃草,这些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植物。
  • 第二句“长林野水若何边”,进一步描绘了这些植物生长的环境,茂密的森林和野外的溪水,增添了诗意。
  • 第三句“樵夫政自不知贵”,转折指出樵夫们对这些珍贵植物的无知,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植物的价值。
  • 第四句“采卖何曾直一钱”,强调了樵夫们采摘这些植物来卖,却卖不了几个钱,进一步突出了他们的无知和对价值的低估。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樵夫对兰与荃的无知与这些植物的实际价值进行对比,突出了主题。
  • 象征:兰与荃象征高洁和美德,增强了诗歌的意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楚国自然资源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劳动人民不识珍宝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与荃:象征高洁和美德。
  • 长林野水:描绘了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与荃”象征什么? A. 高洁和美德 B. 财富和权力 C. 平凡和普通 D. 贫穷和无知

  2. 樵夫们对“兰与荃”的态度如何? A. 珍视 B. 无知 C. 厌恶 D. 欣赏

  3. 诗中“长林野水”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自然 C. 荒凉的沙漠 D. 繁忙的集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宋代诗歌的背景和发展。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洗竹 自城东至以诗代书,戏招李六拾遗、崔二十六先辈 秋怀 岁暮病怀赠梦得(时与梦得同患足疾) 喜与韦左丞同入南省,因叙旧以赠之 晓别 夜宴惜别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夜深行 早朝 南湖晚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马当先 诜诲 倒八字的字 心驰神往 自相残害 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顶礼 革字旁的字 阪上走丸 鬲字旁的字 廓定 国步多艰 同字框的字 包含溥的词语有哪些 凤箫龙管 晓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