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27
修门一出十经春,相业时来自奋身。袖手深谋终活国,挥毫佳句且惊人。话言每许闻前辈,宾客何堪接后尘。待扫欃枪洗兵马,两翁玄语记天津。
一走出修门,我便经历了十个春天,时光催促着我努力奋发。袖手沉思谋划,最终能保国安民,挥笔写下的佳句,令人惊叹。每次谈话都许我能听到前辈的教诲,作为宾客的我又怎能承受接续他们的光芒。待到扫除战马洗净铠甲,两位老人的智慧便铭刻在天津。
作者介绍:张元干,字子华,号宦桥,宋代诗人,以描写山水和抒发情感而著称,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以诗歌为载体,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个人责任的思考。
这首诗在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艺术追求。开篇的“修门一出十经春”寓意着作者长时间的修行与思考,显示出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领悟。而“袖手深谋终活国”一句,强调了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保国安民的伟大目标,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政治情怀,也是对后代的期许。
诗中提到的“挥毫佳句且惊人”,则是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与骄傲,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文字影响他人的愿望。接下来,“话言每许闻前辈”则表明了作者对前辈的尊重,同时也显示出他在文学领域的谦逊。最后,诗的结尾用“待扫欃枪洗兵马”暗示了对和平的渴望,结合“两翁玄语记天津”,则是对文化传承与智慧的追求,形成了诗歌的圆满收尾。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示了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国家责任的深思,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以及对前辈智慧的尊重,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修门”象征什么?
A. 学习与修行
B. 战争与和平
C. 生活与死亡
D. 财富与荣华
“挥毫佳句且惊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自信?
A. 政治
B. 诗歌创作
C. 战争
D. 个人魅力
诗中提到的“待扫欃枪洗兵马”意图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渴望和平
C. 强调战争
D. 纪念历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