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李仲辅三首 其三

《挽李仲辅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30 19:01:44

诗句

人生真寄尔,天问竟悠哉。

三载重凶衅,一门皆异材。

尚疑书未报,遽有讣先来。

泪尽馀青血,秋风万壑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1:44

原文展示:

挽李仲辅三首 其三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人生真寄尔,天问竟悠哉。
三载重凶衅,一门皆异材。
尚疑书未报,遽有讣先来。
泪尽馀青血,秋风万壑哀。

白话文翻译:

人生本是寄托于此,天命究竟是何其悠远?
三年来经历了重重的灾难,这一家的人皆显得不一样。
我还在怀疑信件未曾送达,便已传来讣告。
泪水已流尽,剩下的只有青血,秋风中八方山谷都在悲哀。

注释:

  • 寄尔:寄托于你,意指人生的寄托和归属。
  • 天问:指对命运或天道的疑问,感叹生活的无常。
  • 重凶衅:指重重的灾难与冲突。
  • 异材:不同的人才或性格,表明家中气氛的变化。
  • :讣告,传达对死者的哀悼。
  • 青血:指年轻人的血,表达悲痛的深重。
  • 万壑:众多的山谷,象征悲痛的广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字子韬,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在诗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仲辅去世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李仲辅的深切怀念与哀痛,反映出宋代士人对友谊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悲痛的语调,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首句“人生真寄尔”直接引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寄托的迷惘与无奈。接着,诗人提到“天问竟悠哉”,将个人的悲痛升华为对天命的质疑,令人深思。第三句中,“尚疑书未报”表现了对李仲辅的思念,反映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脆弱,讣告的突然到来更是突显了生死的无常,令人心痛。最后两句“泪尽馀青血,秋风万壑哀”,通过秋风与山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绝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生真寄尔”:人生的寄托在于你(李仲辅),表达了深深的依恋。
    • “天问竟悠哉”:对命运的疑问,感叹命运的无常与悠远。
    • “三载重凶衅”:过去三年间经历的悲剧与磨难。
    • “一门皆异材”:家中每个人各有不同的性格与命运,暗示家庭的变迁。
    • “尚疑书未报”:对消息传递的不确定性,渴望与李仲辅的联系。
    • “遽有讣先来”:讣告的突然到来,带来的沉重打击。
    • “泪尽馀青血”:泪水已流尽,表达悲痛的极致。
    • “秋风万壑哀”:秋风吹过山谷,传递出普遍的悲伤情绪。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与青血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悲痛的深重。
    • 对仗:如“泪尽”与“余青血”,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 拟人:秋风被赋予了哀伤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李仲辅的哀悼,揭示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表达了对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人生: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天问:象征对命运的思索与疑问。
  • 青血:代表年轻人的生命力与悲伤。
  • 秋风:秋季的凄凉象征死亡与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人生真寄尔”中的“尔”指代什么?
    A. 朋友
    B. 生命
    C. 自己
    D. 天命

  2. 诗中提到的“讣”是什么意思?
    A. 快乐的消息
    B. 结婚的通知
    C. 死亡的消息
    D. 旅行的计划

答案

  1. A. 朋友
  2. C. 死亡的消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逝去亲友的思念。
  • 李白《夜泊牛津怀古》:反映了人生无常与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对比

  • 张元干与杜甫的哀悼诗相比,张的哀伤更为个人化,情感更为细腻,而杜甫则更加宏观,反映社会动荡带来的伤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张元干及其 contemporaries 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的分析与解读,提供相关背景知识。

相关查询

点绛唇·和吴伯琴刘庄留别韵 点绛唇 寄外 点绛唇 其八 韵香荼蘼 点绛唇 点绛唇 其六 百灵庙既收复,更招东北之魂 点绛唇八首 其七 点绛唇 戏为一闺人代作春怨 点绛唇 其一 闺情 点绛唇 其二 新婚 点绛唇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尘缁 歺字旁的字 审己 无所施其伎 聚众滋事 走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击鼓鸣金 包含香的词语有哪些 壅君 口字旁的字 荦荦大者 教母 裙屐少年 蜮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