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广州荔支词 其五十二

《广州荔支词 其五十二》

时间: 2025-05-07 22:34:46

诗句

日领花篮摘数千,高堂真是荔支仙。

儿孙一一皆丫髻,绿核喧争满膝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46

广州荔支词 其五十二

原文展示:

日领花篮摘数千,高堂真是荔支仙。儿孙一一皆丫髻,绿核喧争满膝前。

白话文翻译:

这一日我提着花篮,摘下数千颗荔枝。高堂之上,真是荔枝的仙境。儿孙们一个个都梳着丫髻,绿核的果实喧闹着争相满膝而前。

注释:

  • 日领:指提着,带着的意思。
  • 花篮:用来盛放荔枝的篮子。
  • 高堂:指高大的厅堂,象征着富贵和美好环境。
  • 荔支仙:形容这里的荔枝丰美,仿佛是仙境中的美果。
  • 儿孙:指后代子孙。
  • 丫髻:一种发型,通常指小女孩的发髻。
  • 绿核:指荔枝的果核。
  • 喧争:争相,互相争夺。

典故解析:

荔枝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美好的象征,尤其在南方地区,荔枝的丰收常常与幸福、团圆联系在一起。此诗通过孩童的形象,表达了家族兴旺、幸福美满的生活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5-1640),明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生于广州,常以南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为题材进行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南方荔枝丰收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族团圆的美好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荔枝丰收的喜悦场景。开头的“日领花篮摘数千”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画面,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诗中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还反映了家庭的和谐美满。尤其是“儿孙一一皆丫髻”,将孩子们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传达出一种幸福和生机勃勃的气氛。整首诗语言简练却富有情感,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家庭的深情厚谊,体现了诗人在平凡生活中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领花篮摘数千:画面开端,描绘了作者提着花篮收获荔枝的情景,暗示了丰收的喜悦。
  • 高堂真是荔支仙:高堂中荔枝如仙果般美丽,强调荔枝的珍贵和环境的优雅。
  • 儿孙一一皆丫髻:孩子们的发型活泼可爱,象征着家庭的快乐和生机。
  • 绿核喧争满膝前:绿核的果实很多,象征着丰收的喜悦与团圆的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堂比作“荔支仙”,增强了荔枝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丰收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传达了家庭和睦、子孙兴旺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象征着丰收与幸福。
  • 花篮:代表着劳动的成果和对生活的热爱。
  • 儿孙:象征着家族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堂”指的是什么? A. 高大的厅堂
    B. 书房
    C. 客厅
    D. 厨房

  2. “儿孙一一皆丫髻”中的“丫髻”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发型
    C. 一种果实
    D. 一种衣服

  3. 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荔枝的丰收
    B. 春天的花朵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花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广州荔支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侧重于家庭的幸福与丰收的喜悦,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桥上闻檐葡香 陈择之经过以赣守留尚书得祠亟归别之其行甚 新桂林户曹甘叔异过余于津亭留以小饮论论文 重送处州斯远三首 送赵成都五首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其九 张涪州出诗数轴皆纪用兵以来时事有感借其韵 卢谊伯宜之见过要斯远同赋以赠二首 从李崇道觅潘衡墨四首 二十夜起对月怀斯远成父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衣香鬓影 包含蝉的词语有哪些 京峙 六漠 私字儿的字 傅纳以言 抉目悬门 万寿无疆 迈四方步 幾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包含闭的词语有哪些 清婉 緑沁沁 酒食征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