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3:55
原文展示:
襄阳怀古 苏洵 〔宋代〕
我行襄阳野,山色向人明。 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 辽辽岘山道,千载几人行。 踏尽山上土,山腰为之平。 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 借问羊叔子,何异葛孔明。 今人固已远,谁识前辈情。 朅来万山下,潭水转相萦。 水深不见底,中有杜预铭。 潭水竟未涸,后世自知名。 成功本无敌,好誉真儒生。 自从三子亡,草中无豪英。 聊登岘山首,泪与汉流倾。
白话文翻译:
我走在襄阳的野外,山色明亮地映入眼帘。 用什么来洗涤我的胸怀呢?悠长的汉水清澈见底。 遥远的岘山古道,千年来有多少人走过。 踏遍了山上的泥土,山腰都被踏平了。 路上遇到堕泪碑,不知不觉眼泪也流了下来。 请问羊叔子,与葛孔明有何不同? 现在的人已经远去,谁还能理解前辈的情感。 来到万山之下,潭水环绕相缠。 水深得看不见底,里面有杜预的铭文。 潭水竟然没有干涸,后世自然会知道它的名字。 成功本来就无敌,好名声是真正的儒生。 自从那三位英雄逝去,草丛中再也没有豪杰。 姑且登上岘山的顶端,泪水与汉水一同倾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诗文以议论见长,风格雄浑,语言简练,思想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洵在游览襄阳时,怀念古代英雄人物,感慨时光流逝,英雄不再的情感抒发。诗中通过对襄阳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英雄时代的追忆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洵的《襄阳怀古》通过对襄阳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英雄时代的追忆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诗中“我行襄阳野,山色向人明”开篇即展现了襄阳的美丽景色,而“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追求。诗中提到的“堕泪碣”、“羊叔子”、“葛孔明”等历史人物,都是诗人怀念的对象,通过对他们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最后,“聊登岘山首,泪与汉流倾”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襄阳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英雄时代的追忆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汉水、岘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羊祜、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提及,抒发了对英雄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堕泪碣”是指什么? A. 羊祜碑 B. 杜预碑 C. 诸葛亮碑 答案:A
诗中“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汉水的赞美 B. 对内心的洗涤渴望 C.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三子”是指哪三位历史人物? A. 羊祜、杜预、诸葛亮 B. 苏轼、苏辙、苏洵 C. 李白、杜甫、王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