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0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06:16
西江月
作者: 谭处端 〔元代〕
堪叹光阴迅速,日生思虑忧愁。
憨憨甘作逝波流。迷恋气财色酒。
日月暗催人老,利名不使心休。
争如放下观山头。明月家家尽有。
光阴飞逝令人叹息,日复一日带来思虑与忧愁。
我甘愿像那逝去的流水,沉迷于金钱、权势、色欲与酒。
日月无情地催促人老,而名利却令心灵无法安宁。
不如放下心事,去山头观望。明月是每家每户都有的。
“日月催人老”这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常见于古诗词中,强调人无法抵挡时间的无情。明月代表着普遍的宁静与美好,是一种寄托与向往。
作者介绍: 谭处端,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时间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深感生活的无常与人心的浮躁,借此表达对光阴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西江月》以其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沉思与感慨。首联“堪叹光阴迅速,日生思虑忧愁”即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们内心的烦恼。诗人在此通过时间的流逝,引发了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接下来的“憨憨甘作逝波流”,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竟甘愿做那无情的流水,沉迷于短暂的物质享受,如金钱、权力、色欲和酒,显示了对浮华生活的无奈与自嘲。
而“日月暗催人老,利名不使心休”则进一步揭示了名利对人心灵的侵蚀,日月的流逝不仅带走了青春,也让人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最后一句“争如放下观山头”,诗人提倡放下执念,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这一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文人中都极具共鸣。
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光阴无情的感叹,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光阴流逝的叹息以及对名利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放下执念、享受生活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