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6:37
数到残更意惘然,
归车无奈夜凉天。
相逢不似十年前,
纵许情丝长作茧,
可堪欢梦已如烟,
只凭涕泪向歌筵。
数到半夜更深时,心中感到惆怅无奈;
归家的车子在凉夜中行驶,心情沉重。
与旧友重逢,已不再是十年前的热情。
纵使情丝缠绵,长久如茧,
可惜欢愉的梦境已如烟消散,
只有涕泪伴随我在歌舞的筵席上。
袁克文(约1645-约1715),字耀庭,号秋水,清代诗人,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清新而洒脱。
《西江月 其三》写于清代,是袁克文对时光流逝与人生变迁的感慨之作。诗中透露出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孤独。
《西江月 其三》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词作。诗人通过对夜深时分的思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与旧友重逢时的失落感。开头的“数到残更意惘然”,即描绘了深夜时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接着“归车无奈夜凉天”,则通过归途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无奈与冷清的情绪。
诗中“相逢不似十年前”一句,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时间的流逝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渐淡漠。长久以来的情感虽然如茧般缠绕,但“欢梦已如烟”,则暗示着曾经的美好已不复存在,梦境的幻灭使得诗人倍感惋惜。
最后一句“只凭涕泪向歌筵”将整个情感推向高潮,眼泪与歌舞的对比,表现了内心深处的悲伤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意象的细腻描绘,使得读者能感同身受。
整首诗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伤,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变化以及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展现了清代士人的内心世界与孤独感。
诗中“相逢不似十年前”表达了什么情感?
“欢梦已如烟”中的“烟”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