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高尚居士

《高尚居士》

时间: 2025-05-06 02:05:34

诗句

卜室高垣桑柘边,空中来往尽飞仙。

似闻一举三千里,更待成功上九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34

原文展示:

高尚居士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卜室高垣桑柘边,
空中来往尽飞仙。
似闻一举三千里,
更待成功上九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理想环境,诗人在高高的屋檐边,桑树和柘树之间,仿佛看见空中飞来的仙人。似乎听到他们一举千里,似乎在等待自己成功飞升上九天。

注释:

  1. 卜室:指的是隐居的房屋。
  2. 高垣:高大的围墙或房屋。
  3. 桑柘:桑树和柘树,都是常见的树木,象征隐逸生活的环境。
  4. 飞仙:指神仙或超凡脱俗的人。
  5. 一举三千里:形容一飞而去,距离极远。
  6. 上九天:指升入天界,达到极高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真,号高尚居士,生活在宋代,主要以词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隐逸生活的理想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世俗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超脱现实、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

诗歌鉴赏:

《高尚居士》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的环境,桑柘环绕的高墙,给人一种宁静、安逸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桃花源中。飞仙的意象则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象征着对自由、超脱的渴望。

诗的后两句,描绘了飞仙的轻盈与快速,"一举三千里"形象地表现了此种超凡脱俗的能力,而"更待成功上九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与期待。这种追求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精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卜室高垣桑柘边:描绘一个隐居的环境,既有高墙也有树木,暗示诗人的隐逸生活。
  2. 空中来往尽飞仙:表现了诗人对超凡境界的追求,飞仙象征着理想与自由。
  3. 似闻一举三千里:形象地表达了飞仙的轻盈与快速,体现了理想的追求。
  4. 更待成功上九天: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渴望实现精神上的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飞仙作为理想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一举三千里,强调了理想境界的遥远与神奇。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对超脱现实、实现理想的渴望,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精神升华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柘:象征隐逸生活的自然环境,代表宁静与安逸。
  • 飞仙:象征超脱与理想的追求,代表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 九天:象征高远的理想境界,代表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仙”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超凡脱俗的理想
    C) 个人成就
    D) 自然景观

  2. 诗人期望自己能达到什么境界? A) 世俗的成功
    B) 物质的富有
    C) 精神的自由与升华
    D) 社会的认可

  3. “一举三千里”在诗中表现了什么? A) 飞翔的速度
    B) 理想的遥远
    C) 个人的奋斗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超凡脱俗的理想
  2. C) 精神的自由与升华
  3. B) 理想的遥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陶渊明与张元干的作品均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陶渊明更侧重于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而张元干则强调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但表达方式和意象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陶渊明集》
  • 《王维诗集》

相关查询

卧病(时在京都) 夏日寄江上亲友 春日题韦曲野老村舍二首 其一 别刘秀才(一作留别裴秀才) 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 凌歊台送韦(一作韩)秀才 早发寿安次永寿渡 朗上人院晨坐 长安早春怀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蝇逐臭 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人雅致 釒字旁的字 乞丢磕塔 波官 白字旁的字 飒然 渴骥奔泉 附炎趋热 屮字旁的字 云罗天网 长亭短亭 鹵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算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