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0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08:48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
陵邑祇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
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
往昔盛世中,客人聚集在大梁城,香烟袅袅,点燃了九条街道的灯火。
车声在街道上回荡,家家户户纷纷出门,春色满园,宫中的柳树已经发黄。
而今这座城池只称为敌人领地,衣冠相貌又有谁来问询唐朝的装束呢?
在寒食节这令人伤心的日子里,我不禁想象黄莺在苑墙下鸣叫的景象。
张元干,字子美,号江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尤其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此外,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本诗写于宋朝,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对往昔盛世的回忆,表现了对国家沦陷的无奈与愁苦。寒食节是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借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张元干的《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盛世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他开篇回溯到过去的繁华大梁,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市景画面,香烟缭绕,车声阵阵,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然而,随着诗句向下推进,诗人渐渐揭示了现实的凄凉与失落。
“陵邑祇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两句切入点明了国家沦陷的痛苦,令人心头一紧。这不仅是对国家命运的哀叹,更是对文化、身份的失落感的深切思考。诗人在表达对故国的怀念时,充满了无奈与悲伤,特别是对寒食节的情感寄托,显得尤为动人。
全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深思。通过对春色、寒食、流莺等意象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在伤感中又不失美感,引人思索。
整首诗以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对现状沦陷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无奈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展现了浓厚的乡愁情感。
诗中提到的“虏地”指的是什么?
“伤心寒食”中,寒食节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流莺”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