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7:07
柳絮二绝
风标清白难谐俗,
气候中和易得朋。
招不肯来麾不去,
若无才思渠应能。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风雅清白之交的渴望,同时又感叹与世俗之间的隔阂。良好的气候容易交到朋友,但有些人却不愿意来,作者也无法强求。若是没有才思,想要吸引朋友也并不容易。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风标清白”、“气候中和”等意象,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条件与限制,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介绍:洪咨夔,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特定的社交环境中,作者对友谊的期盼与世俗的交往存在隔阂,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清白友谊的向往与追求。
《柳絮二绝》是洪咨夔表达自己对友谊和交际的独特见解。全诗以柳絮为引子,象征着轻盈和飘逸,正如理想中朋友间的交往应是自然和谐的。然而,诗中却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失望:风标清白难以与俗世相谐,作者在这清白的理想与世俗的现实之间感到无奈。
“气候中和易得朋”一句,强调了交友的环境条件,似乎在提醒我们,良好的社交环境能促成友谊,但诗人却不得不面对“招不肯来麾不去”的困境。这种无奈和孤独感在整首诗中反复体现,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若无才思渠应能”,“渠”字的使用显得尤为生动,仿佛在自问:如果没有才华,如何能够吸引到真正的朋友?这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反思,也是一种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刻剖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高洁友谊的追求与现实的对比展开,表达了诗人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无奈与思考。在世俗的交往中,真正的友谊需要才华、环境和个人品德的共同作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风标清白”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高尚的品德
C. 美丽的风景
D. 友谊的真谛
诗中提到“招不肯来麾不去”,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和失望
B. 愉快与满足
C. 忍耐与坚持
D. 孤独与绝望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友谊的追求与思考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生活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