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2:57
《朱坡绝句三首》
作者:杜牧
故国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诏换鱼书。
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馀。
烟深苔巷唱樵儿,花落寒轻倦客归。
藤岸竹洲相掩映,满池春雨鸊鹈飞。
乳肥春洞生鹅管,沼避回岩势犬牙。
自笑卷怀头角缩,归盘烟磴恰如蜗。
全诗翻译:
第一首:孤独的我依靠着故国的池塘,江城传来三次诏书换得的鱼信。贾谊对于流落的辞赋感到遗憾,只能在长沙呆了一年多。
第二首:烟雾弥漫的苔藓小巷中传来樵夫的歌唱,花瓣飘落,寒意袭来,我这个疲惫的游子也该归去了。
第三首:春天的洞中长出肥美的鹅管,池塘避开岩石,形势如同犬齿般锋利。我自嘲卷起衣袖,头角缩小,回家途中如同蜗牛般缓慢。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常表现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
《朱坡绝句三首》创作于杜牧的游历生涯中,反映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杜牧的《朱坡绝句三首》在情感上展现了深厚的乡愁和对人生的哲思。首首诗都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怀念。在第一首中,诗人通过故国的池塘和江城的鱼书,传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贾谊在外的无奈。第二首则用樵儿的歌声和落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归属感的缺失。第三首中,诗人以鹅管和犬牙岩石比喻人生的艰险,最后以蜗牛的形象自嘲,表达了他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的心情。
杜牧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意象生动,情感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既有个人的孤独,又有对历史的思索,构成了一幅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牧的“贾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贾谊
B. 贾宝玉
C. 贾府
诗中提到的“鱼书”主要指什么?
A. 用鱼传递的信
B. 鱼的书籍
C. 鱼类的故事
诗中“蜗牛”的意象象征什么?
A. 快速
B. 缓慢与归属
C. 飘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牧与李白的诗歌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牧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绘,而李白则多展现豪放与奔放的个性。两者在表达乡愁时,杜牧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情感的深邃,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壮丽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