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 渡江后车上作二首仍用前韵 其一

《满江红 渡江后车上作二首仍用前韵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1:24:32

诗句

磨镜来耶,怪范叔、一寒至此。

古所谓、吊丧借面,将毋同是。

十载江河淮泗客,一身南北东西寄。

问车中、闭置妇人乎,真穷矣。

村酿薄,寒加旨。

斜日淡,风添紫。

有舆驺拉饮,从而唯唯。

谒彼金张吾已过,厄于陈蔡谁之耻。

任儿童、拍手笑劳人,车生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4:32

原文展示:

磨镜来耶,怪范叔一寒至此。古所谓吊丧借面,将毋同是。十载江河淮泗客,一身南北东西寄。问车中闭置妇人乎,真穷矣。村酿薄,寒加旨。斜日淡,风添紫。有舆驺拉饮,从而唯唯。谒彼金张吾已过,厄于陈蔡谁之耻。任儿童拍手笑劳人,车生耳。

白话文翻译:

这镜子磨得还算干净吗?真怪范叔竟然在如此寒冷的时节来到这里。古人所说的吊丧借面,难道不会有所不同吗?十年来,我在江河淮泗之间漂泊,身上寄居着南北东西的故事。问那车中关闭的妇人,她真是穷困潦倒呀。村里的酒酿薄弱,寒风加上酒味变得更加浓烈。斜阳微淡,春风吹来紫色花影。有人拉着车子去饮酒,听着那低声的应答。我已经拜访过金张,但在陈蔡之间我又遭遇了什么耻辱呢?任由儿童拍手叫好,笑话那些劳苦的人,车子里却传来耳边的声音。

注释:

  • 磨镜:擦拭镜子,象征整理心情或回顾往事。
  • 范叔:历史人物,范式,因寒冷而引发的事情。
  • 吊丧借面:古代祭丧时,借用面具,象征伪装或掩饰。
  • 江河淮泗:指中国的主要河流,象征漂泊的生活。
  • 村酿:指乡村自酿的酒,象征生活的简朴。
  • 金张: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或地名。
  • 陈蔡:古地名,象征着历史的耻辱或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清代诗人,字贞甫,号雨峰,晚号景山,浙江人。他以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而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他漂泊的旅程中,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在外的孤独感,穿插着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磨镜”开篇,象征着对过去的回忆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吊丧借面”暗示了生活的苦涩与无奈,正如诗人所经历的漂泊生活,十年间的南北东西,似乎在诉说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诗中描绘的村酒和斜阳,增添了一种凄凉与温暖交织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细腻观察。最后几句通过儿童的笑声与劳苦人的对比,突显了社会的不公与人们生活的艰辛,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磨镜来耶:开头自问,似在整理心情,暗示回忆。
  2. 怪范叔一寒至此:感慨时节的寒冷和来访者的冷漠。
  3. 古所谓吊丧借面:探讨生活中的伪装和苦楚。
  4. 十载江河淮泗客:强调自己漂泊的经历,时空交错。
  5. 问车中闭置妇人乎:对贫穷的反思,展现社会的另一面。
  6. 真穷矣:直白而有力的感叹。
  7. 村酿薄:描述乡村生活的简朴,略带失落感。
  8. 寒加旨:寒风中酒香的对比,象征艰辛与温暖。
  9. 斜日淡,风添紫:自然景象与心境的交融,微妙的情感。
  10. 有舆驺拉饮:生动描绘生活场景,展现人情世故。
  11. 谒彼金张吾已过:追忆过去的经历,充满无奈。
  12. 厄于陈蔡谁之耻:历史的耻辱感,个人与社会的纠葛。
  13. 任儿童拍手笑劳人:对社会不公的讽刺,揭示人性。
  14. 车生耳:最后一句以“耳”结尾,象征耳闻目睹的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磨镜”象征反思,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 对仗:如“南北东西寄”,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如“车生耳”,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感情,强调对生活的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的深入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深思,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和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磨镜:象征自省与回忆。
  • 寒风:代表生活的艰辛与冷酷。
  • 村酿:象征乡村的朴素与无奈。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磨镜”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自省
    • C. 旅行
    • D. 喜悦
  2. 诗人提到的“十载江河淮泗客”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历史的反思
    • C. 旅行的快乐
    • D. 对自然的赞美
  3. 最后一句“车生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社会现象的敏感
    • C. 对历史的遗憾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李白更加豪放,而陈维崧则更显细腻与深沉。
  • 杜甫《春望》:同为对社会的关切,杜甫的悲怆与陈维崧的反思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直面国破家亡,后者则内省与外部社会的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思》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西湖竹枝 其三十八 西湖楼 西湖行乐图 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五 西湖(二首,录其一) 西湖竹枝词 西湖八景诗 其二 浙江秋涛 西湖竹枝 其四十四 西湖竹枝歌四首 其一 西湖八景 其二 大梦松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畏敌如虎 金字旁的字 惊惶不安 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椒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偃仰 大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散摅 守节不淫 粗袍粝食 人琴俱逝 黄童皓首 思烟台 束手束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