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1:18
满江红 浣花草堂
作者: 左锡嘉〔清代〕
凭吊苍茫,衰草外夕阳残堠。
空留得浣花诗老,草堂依旧。
幕府十年栖息强,兵戈满地仓皇走。
只乡愁并入啼鹃,频骚首。
花径外,春星瘦。
茅屋底,秋风吼。
叹词人漂泊,古今谁偶。
忧国文章知己泪,倦游身世成都酒。
甚而今景仰说诗王,君知否。
在这广袤的天地间,我凭吊着苍茫的景色,衰草凋零,夕阳的余晖渐渐消逝。唯有那浣花的旧诗依然留存,草堂依旧如故。在这幕府中我已栖息十年,战乱频仍,满地都是仓皇逃散的人们。只有乡愁像啼叫的杜鹃,频繁地在我心中作响。花径之外,春天的星星显得瘦弱。茅屋底下,秋风咆哮。我感叹作为词人的我漂泊不定,古往今来又有谁能与我相遇?忧国的文章让我流下知己的泪水,疲惫的身影在成都的酒肆中徘徊。如今我在此仰慕地谈论诗王,你可知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左锡嘉,清代诗人,以其诗歌见长,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风光著称。他的诗风常带有淡淡的忧伤,表达对时局变化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感受到战乱与社会变迁带来的深重影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诗歌的留恋。
这首《满江红 浣花草堂》充满了浓厚的乡愁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在苍茫的自然景色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开头以“凭吊苍茫”引入,既是对现状的描述,也是对过往的追忆。诗中的“夕阳残堠”和“衰草”,营造出一种凋零与消逝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幕府十年栖息强”描绘了自己在动荡岁月中的无奈与挣扎,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乡愁与战争交织在一起,成为诗人心中难以解脱的痛苦。
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漂泊与对知己的渴望,感叹“古今谁偶”,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求。而“忧国文章知己泪”,则显示了诗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深情厚谊,诗人在疲惫的漂泊中,更加意识到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虽以个人的感受为主线,但在细腻的感情中融入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使得作品层次丰富,情感深邃。
逐句解析:
凭吊苍茫,衰草外夕阳残堠。
空留得浣花诗老,草堂依旧。
幕府十年栖息强,兵戈满地仓皇走。
只乡愁并入啼鹃,频骚首。
花径外,春星瘦。
茅屋底,秋风吼。
叹词人漂泊,古今谁偶。
忧国文章知己泪,倦游身世成都酒。
甚而今景仰说诗王,君知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对历史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在风雨飘摇中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对文学的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忧国文章知己泪”中,“知己”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浣花”指的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