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4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3:36
寄泰州曾侍郎
作者:陈师道
八年门第故违离,
千里河山费梦思。
淮海风涛真有道,
麒麟图画岂无时。
今朝有客传河尹,
是处逢人说项斯。
三径未成心已具,
世间惟有白鸥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八年的离别后,心中对往事的追忆与思考。千里河山依旧在,却让我思念无尽。淮海的风涛中,似乎隐藏着某种哲理,犹如麒麟的图画总有适合展示的时刻。今天有客人传来河尹的消息,在这里与人闲聊起项斯的事。虽然三条小径尚未修成,但我的心中早已准备好,世间只有那白鸥明白我的心境。
陈师道(约1040-1095),字仲明,号潜溪,宋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诗作创于诗人离开故乡、游历他乡的时期。诗人在八年间经历了许多变迁与离愁,心中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愈发深厚。此诗写于泰州,是对曾侍郎的寄情,透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淡淡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开篇的“八年门第故违离”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世的失落感与对故乡的思念。接着“千里河山费梦思”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面对辽阔的河山,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淮海风涛真有道,麒麟图画岂无时”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哲理,暗示着即使在喧嚣的现实中,仍存在某种深刻的道理等待人去领悟。后半部分“今朝有客传河尹”转折,引入客人的谈话,象征着人际间的交流与文化的延续。
最后两句“三径未成心已具,世间惟有白鸥知”更是将个人情感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虽未能如愿以偿,但内心的追求与感悟已然具备,只有白鸥这样的自然生灵能理解他的心境。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透过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感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通过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八年门第故违离”中的“门第”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着什么?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比较,可以看出每位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表达方式,丰富了我们对古诗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