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苏公竹间亭绝句

《次韵苏公竹间亭绝句》

时间: 2025-05-10 10:36:08

诗句

竹里高亭灯烛光,今年复得杜襄阳。

倏看老盖千年後,更想霜林百尺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6:08

原文展示

竹里高亭灯烛光,今年复得杜襄阳。倏看老盖千年後,更想霜林百尺强。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中的高亭里,灯烛的光辉闪烁;今年又一次见到了杜襄阳(杜甫)。转瞬之间想起老盖(指老朋友)在千年之后的情景,更加渴望那百尺高的霜林。

注释

字词注释:

  • 竹里:指竹林中。
  • 高亭:高高的亭子。
  • 灯烛光:灯火的光亮。
  • 杜襄阳:指杜甫,唐代诗人,号子美,因曾在襄阳生活而得名。
  • :瞬间,忽然。
  • 老盖:指老朋友,可能是某位知名的诗人或友人。
  • 千年後:未来的千年。
  • 霜林:被霜覆盖的树林,象征寒冷和高洁。
  • 百尺强:指非常高的。

典故解析:

  • 杜襄阳: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作品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提及他,表达了对其作品和情感的怀念。
  • 老盖:可能指的是一位古代的诗人或友人,代表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竹间亭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中,常常吟咏诗歌,借此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此诗以竹林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安静而雅致的场景。诗人通过“灯烛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接着提到的“杜襄阳”,则勾起了对伟大诗人的思念,展示了诗人对文学前辈的崇敬与仰慕之情。

“倏看老盖千年後”,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隐含了对友人长久不见的感慨与期待。最后一句“更想霜林百尺强”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霜林的高洁与清冷象征着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灯光、友人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岁月和理想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里高亭灯烛光:在竹林中的高亭里,闪烁着灯烛的光芒,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安静的夜晚。
  • 今年复得杜襄阳:今年我再次想起杜甫,表达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
  • 倏看老盖千年後:忽然想到老朋友在千年之后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
  • 更想霜林百尺强:更加渴望那高耸的霜林,象征着对高尚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林”作为理想的象征,表现了对崇高追求的向往。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文学前辈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
  • 灯烛:代表温暖、光明。
  • 杜襄阳:象征伟大的文学成就与历史传承。
  • 霜林:象征高尚、清冷的理想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里高亭灯烛光”中的“竹”象征什么? A. 坚韧
    B. 富贵
    C. 繁华

  2. 诗中提到的“杜襄阳”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3. “倏看老盖千年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思念
    C. 绝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道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友情的思考,但陈师道更注重理想境界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具悲壮情怀。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杜甫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 杂曲歌辞。昔昔盐。倦寝听晨鸡 杂曲歌辞。昔昔盐。彩凤逐帷低 杂曲歌辞。昔昔盐。织锦窦家妻 杂曲歌辞。昔昔盐。花飞桃李蹊 杂曲歌辞。昔昔盐。蘼芜叶复齐 杂曲歌辞。昔昔盐。今岁往辽西 赠越客 重寄卢中丞 昔昔盐二十首。那能惜马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佛境 鹞子鞋 麥字旁的字 选补 床上叠床 立字旁的字 跼高蹐厚 有为有守 彐字旁的字 棘下生 声闻九皋 夕字旁的字 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花枝招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笨伯 包含腮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