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3:2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3:28:30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渔父,渔父,水面上有微风细雨,你穿着青色的蓑衣和黄色的箬帽,带着红酒和白鱼在傍晚归来。你一再回归,似乎在追寻什么。长笛悠扬,在哪里响起呢?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之弟。长于诗词,兼擅散文,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表现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但也孕育了文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苏辙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调啸词》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描绘了渔父在水上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两句“渔父。渔父。”,反复出现的呼唤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也突出了渔父形象的鲜明与亲切。接下来的“水上微风细雨”,勾勒出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场景,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
青蓑与黄箬的描写不仅是对渔父打扮的写照,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朴实与勤劳。红酒与白鱼的意象则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展示了渔父在生活中所获得的满足与快乐。而“暮归暮归归暮”这样的回环句,不仅体现了渔父的归属感,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最后一句“长笛一声何处”,则把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似乎在追问生活的意义与归属。它不仅是对渔父生活的描绘,更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一丝哲思,令人深思。
诗歌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反映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对宁静与归属的渴望。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渔父的打扮?
“长笛一声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