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19
峨峨戈什亦彯缨,兵卫分屯列队新。
赢得旁人时戏语,俨然海外一疆臣。
高高的戈什(指巡捕或警察)佩戴着彩缨,士兵们分散驻扎,排列得整齐而新颖。
这引得旁人时常调侃,仿佛他们是海外的一个地方统治者。
唐赞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风格朴实而富有讽刺性。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台湾处于清朝统治时期,诗人通过对巡捕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地方治安的重视以及人们的戏谑态度。诗歌揭示了巡捕的威严与民众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首诗通过对巡捕戈什的描绘,展现了清代台湾地方治安的状况。开篇以“峨峨”形容戈什的高大形象,给人一种威武的感觉,而“彯缨”则体现了他们的装束华丽,暗示出官兵的身份和地位。接着,诗中提到“兵卫分屯列队新”,表现出巡捕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治安力量,也体现出清朝对地方治理的重视。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一种轻松的语气,提到“赢得旁人时戏语”,暗示这些巡捕虽然外表威严,但在民众眼中却是可笑的存在。诗人利用这种对比,展现了巡捕作为“海外一疆臣”的自我感受与民众的调侃之间的矛盾,流露出一种微妙的讽刺,反映了社会对权力的复杂态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趣味,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使读者在欣赏其形式美的同时,也能深思其背后的社会寓意。
诗歌通过对巡捕的描写,探讨了权力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对治安力量的复杂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对权威的质疑与反思。
“戈什”在诗中指代什么?
A. 农民
B. 巡捕
C. 商人
D. 学者
诗中提到的“兵卫”主要表现了什么特点?
A. 散漫
B. 自由
C. 纪律
D. 懒惰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疆臣”来比喻巡捕有什么意图?
A. 强调其权威
B. 讽刺其可笑
C. 赞美其勇敢
D. 表达对其的羡慕
与王士祯的《夜泊牛津》相比,唐赞衮的诗更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直接描写与讽刺,而王士祯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