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落梅风·人初静

《落梅风·人初静》

时间: 2025-07-27 08:46:17

诗句

人初静,月正明。

纱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6:17

原文展示:

人初静,月正明。
纱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
月沉时一般孤零。

白话文翻译:

人们刚刚安静下来,明月高挂。纱窗外,洁白的梅花在月光下斜斜地映照。梅花似乎在嘲笑人,偏偏要和影子玩耍,而月亮沉下来时,人也一样感到孤独。

注释:

字词注释:

  • 人初静:人刚刚安静下来。
  • 月正明:明亮的月亮正高悬。
  • 纱窗:用纱布做的窗户,透光但不透风。
  • 玉梅:形容梅花洁白如玉。
  • 弄影:玩弄影子。
  • 月沉:月亮慢慢下沉。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与孤独,常与冬季和节气相联系。
  • 月亮作为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常象征着孤独、思念与清冷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5年-1325年),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代表作品有《天净沙·秋思》。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马致远在这种环境下,常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

诗歌鉴赏:

《落梅风·人初静》是一首描绘孤独情感和自然景象的诗。开头“人初静,月正明”通过简单的对比,展示了宁静的夜晚。诗人将静谧的环境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月光下的梅花似乎在与人作对,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纱窗外玉梅斜映”,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视觉享受,梅花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越发清丽。接下来的“梅花笑人偏弄影”,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情感,表达了梅花对人的嘲讽。这种情感的转移让读者感受到梅花的高洁与人的脆弱。

最后一句“月沉时一般孤零”则将孤独感推向高潮,月亮的沉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人内心的孤零感则在此时愈发明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初静,月正明:夜晚的宁静,月亮正高悬,创造了一个静谧的氛围。
  • 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在月光下斜映,显得清冷而美丽。
  • 梅花笑人偏弄影:梅花似乎在嘲笑人类的孤独,人与自然的互动中,梅花显得更加超然。
  • 月沉时一般孤零:随着月亮的沉落,人们的孤独感也逐渐显现。

修辞手法:

  • 拟人:梅花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人初静,月正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下梅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纱窗:象征人类的脆弱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初静”指的是: A. 人们刚刚入睡
    B. 人们刚刚安静下来
    C. 人们正在欢笑

  2. “月沉时一般孤零”中“孤零”是什么意思? A. 孤独寂寞
    B. 热闹非凡
    C. 充满希望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马致远的《落梅风·人初静》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均描绘了孤独的情感,但马致远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兄弟的思念。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共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孤独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夕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钓竿篇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横吹曲辞。梅花落 横吹曲辞。长安道 横吹曲辞。关山月 横吹曲辞。折杨柳 别侍御严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打水不浑 片字旁的字 祖逖之誓 煎膏炊骨 弋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穷岁 龙字旁的字 鸿商富贾 包含趐的词语有哪些 人才辈出 鱼尾霞 股东会 歹字旁的字 谈对 包含砻的词语有哪些 丢三落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