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42
担挑山头月,斧磨石上苔。
且做樵夫隐去来。
柴,买臣安在哉?
空岩外,老了栋梁材。
在山顶挑着月光,斧头在石头上磨出青苔。
且让我做一个隐居的樵夫,
柴火的买臣现在在哪里呢?
空荡的山岩之外,老去的栋梁木材。
马致远,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和诗人,字千里,号千里外,生于元代中期。他是元代杂剧的重要代表,作品以清新脱俗、深刻的生活感悟著称。
《金字经·樵隐》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士人失落的背景下,马致远通过樵夫的隐退生活,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深刻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无奈与追求。
《金字经·樵隐》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生态度的诗作。诗的开头“担挑山头月,斧磨石上苔”,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场景,月光洒在山头,斧头在石头上磨出青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描绘樵夫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喧嚣的逃避,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
接下来的“且做樵夫隐去来”,更是直接表明了诗人的生活选择,隐喻着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人情世故的淡泊。他对柴火买臣的提问“安在哉?”则反映出对物质生活的思考与对生活哲学的追求。
最后一句“空岩外,老了栋梁材”,不仅表达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还通过栋梁材的老去,象征着曾经的荣耀与价值的消逝,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真挚,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元代士人的孤独与追求,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樵夫”最能代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a) 追求名利
b) 隐居自然
c) 官场生涯
答案:b
“斧磨石上苔”中的“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石头的颜色
c) 时间的印记
答案:a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反思?
a) 物质生活
b) 官场权力
c) 自然生态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