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9:07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一双罗帕未分珍,
林下先尝愧逐臣。
露叶霜枝剪寒碧,
金盘玉指破芳辛。
清泉蔌蔌先流齿,
香雾霏霏欲噀人。
坐客殷勤为收子,
千奴一掬奈吾贫。
一双精致的手帕尚未分开,
我在林下先尝了一口,心中愧疚如同被逐的臣子。
露水沾湿的叶子,霜打的枝头剪裁出寒冷的碧绿,
金盘与玉指一同破开了柑的芳香与甘甜。
清泉涓涓流过我的齿间,
香雾缭绕,似乎要把人迷醉。
坐在一旁的客人热情地来收拾果子,
可是千奴一掬,难以满足我这贫困之身。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情感真挚、语言自然著称,作品常蕴含哲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贬谪期间,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物质的淡泊。柑橘的清香与诗人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贫困的无奈。
《食柑》不仅是对柑橘的咏叹,更是苏轼在逆境中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诗中描绘的柑橘清香扑鼻,令人陶醉,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在一双手帕还未分开时,便先尝了柑橘,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尽管身处困境,他却能从简单的自然中找到快乐,这种从容与淡泊的态度令人敬佩。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柑橘的色泽与香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尤其是“金盘玉指破芳辛”的描写,生动传达了柑橘的甘甜,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一瞬间的美好。同时,诗人也明白自己的贫困与无奈,体现出一种对物质的淡然态度。这种由愧疚到享受的过程,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柑橘的清香与美味,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物质贫乏的淡然态度,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的《食柑》写于哪个历史时期?
诗中提到的“金盘玉指”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人对待贫困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