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1:34
原文展示:
君为县令元丰中,
吏贪功利以病农。
君欲言之路无従,
移书谏臣以自通。
谏臣,蹇受之也。
元丰天子为改容。
我时匹马江西东,
问之逆旅言颇同。
老人爱君如刘宠,
小儿敬君如鲁恭。
尔来明目达四聪,
收拾驵骏冀北空。
君为赤令有古风,
政声直入明光宫。
天厩如海养群龙,
并收其子岂不公,
君之子祁举制策,
文学行义,为时所称。
白沙何必烦此翁。
白话文翻译:
你是元丰年间的县令,
官吏贪图功利使农民受苦。
你想要言说却无路可走,
只好写信给谏官以自通。
谏官受了你的信。
元丰年间的皇帝为此改变了态度。
我此时独骑马向江西东行,
在旅途中询问,得知你的情况也颇为相似。
老人们像刘宠那样爱戴你,
小孩儿们像鲁恭那样尊敬你。
你从此明察秋毫,通达四方,
整理好驵骏马,冀北的马群空空如也。
你作为赤令有古风,
你的政声直入明光宫。
天厩如同大海养育着群龙,
而且收养它们的子女难道不公平吗?
你的儿子祁举才华横溢,
学识和品德,受到时代的称赞。
白沙何必为此烦恼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善于用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送别朋友程德林赴真州任职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期望,以及对政治现状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送程德林赴真州》是苏轼在朋友离任时所作,全文流露出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思。诗中首先提到君作为县令,面对贪婪的吏员让农民受苦,表现出苏轼对社会黑暗现象的关注与批判。接着,他提到君欲言之路无従,显示了他对政治现状的无奈与失望,但他又通过移书谏臣的方式希望能有所改变,这种坚持与努力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接下来的诗句中,苏轼通过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对君的钦佩和尊敬,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对君的爱戴与敬重,显示出君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最后,诗句提到君之子祁举,既是对其家族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思考,展现了苏轼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情怀,是一首具有历史与人文价值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