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蓦山溪 与内子同至西湖诂经精舍作

《蓦山溪 与内子同至西湖诂经精舍作》

时间: 2025-05-01 03:40:04

诗句

琴书跌宕,老作西湖长。

精舍对南屏,好览遍、云山苍茫。

年年浪迹,未辨钓鱼船,湖楼上,秋容爽,聊寄烟波想。

烟波淡荡,容得闲鸥两。

入道是刘樊,愧草草、未离尘网。

旧游如梦,过眼不须提,摇双桨,同游赏,粗不浮生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04

原文展示:

《蓦山溪 与内子同至西湖诂经精舍作》
作者:俞樾

琴书跌宕,老作西湖长。
精舍对南屏,好览遍云山苍茫。
年年浪迹,未辨钓鱼船,
湖楼上,秋容爽,聊寄烟波想。
烟波淡荡,容得闲鸥两。
入道是刘樊,愧草草未离尘网。
旧游如梦,过眼不须提,
摇双桨,同游赏,粗不浮生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与内子一起游西湖的情景。琴声和书声交织,老了的我依然常在西湖徘徊。精舍正对南屏,便可远眺云山的苍茫。年年游荡在湖上,已分辨不出钓鱼的船只。湖楼之上,秋色宜人,我便寄情于这烟波之上。烟波轻荡,恰好容得两只悠闲的鸥鸟。踏入道理是刘樊,然而我惭愧于草草的生活未能摆脱尘世的羁绊。旧日的游玩如同梦境,眼前一闪即逝,不必再提。划着双桨,与你共游赏,实在无奈浮生一场。


注释:

  • 琴书跌宕:琴声与书卷声交织,形容文人雅趣。
  • 精舍:指的是精致的书斋,诗人借此表达对读书生活的向往。
  • 南屏:指南边的山屏,常用来形容风景。
  • 烟波:湖面上雾气弥漫,水波荡漾的样子。
  • 刘樊:指的是东周时期的哲学家刘向,意在表达人生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樾(1821-1907),字秋圃,号涧水,清代书法家、诗人,精通经学与文学。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诗人可能在西湖游玩时,与内子一同前往精舍,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生态度的交织,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蓦山溪》通过清新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西湖风景的热爱与人生哲学的反思。开篇以“琴书跌宕”引入,渲染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气氛,接着描绘了西湖的壮丽景色,尤其是“精舍对南屏”的意象,既有地理位置的描写,又有心境的表达。诗中反复提到的“烟波”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恬淡心境的象征。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对人生的思考逐渐加深,隐约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人心的惆怅。整首诗在自然与人生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淡然自处的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琴书跌宕,老作西湖长:琴声和书声交织,老了的我依然常在西湖游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2. 精舍对南屏,好览遍云山苍茫:精舍正对南屏,可以尽览云雾缭绕的山峦,展现出优美的自然环境。
  3. 年年浪迹,未辨钓鱼船:年年在湖上游荡,却已无法分辨钓鱼的船只,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漂泊。
  4. 湖楼上,秋容爽,聊寄烟波想:在湖楼上,秋色清爽,我便寄情于这烟波之中,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感慨。
  5. 烟波淡荡,容得闲鸥两:湖面波光粼粼,悠闲的鸥鸟恰好在此游弋,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6. 入道是刘樊,愧草草未离尘网:引入刘樊的道理,但自己却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7. 旧游如梦,过眼不须提:往日的游玩如梦般消逝,不必再提起,带有一种无奈与释然。
  8. 摇双桨,同游赏,粗不浮生枉:划着双桨,与内子共同游赏,意在表达对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将人生态度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自处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书:象征文人生活,传达出对文化的热爱。
  • 南屏:自然地理的意象,代表着自然风光的壮丽。
  • 烟波:象征心境的宁静与淡泊。
  • 闲鸥:寓意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精舍”指的是什么?

    • A. 学校
    • B. 书斋
    • C. 酒馆
    • D. 寺庙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可以用哪个词形容?

    • A. 怨恨
    • B. 淡然
    • C. 悲伤
    • D. 狂热
  3. “烟波淡荡”中的“烟波”指的是?

    • A. 云雾
    • B. 湖面
    • C. 风浪
    • D. 雨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人生的感悟。
  • 李白《庐山谣》: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体现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俞樾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奉酬鲁望夏日四声四首。平上声 奉和鲁望晓起回文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去声 添鱼具诗。钓矶 五贶诗。太湖砚 惠山听松庵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叟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药鱼 芳草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包含统的成语 雅教 解纵 断线偶戏 横奔 隶字旁的字 包含绿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尸鸠之平 桃红柳绿 包含沉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解粘去缚 还轸 失贞 风餐水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