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8:17
蓦山溪·人间万事
作者: 刘处玄 〔元代〕
人间万事,识破真归笑。
恩爱与尘情,譬无常般般是了。
浮沤幻体,生灭几时休,
忘世梦,去贪争,达道真明晓。
微光觉照,应变通深妙。
命住性通天,有自然无穷降耀。
阳纯阴尽,蜕壳免沉沦,
游阆苑,玩瑶池,玉帝金书诏。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间万事的看破与释然。诗人认为,世间的恩爱和尘世情感都是无常的,最终都将被理解和解脱。浮华的事物,生与灭的循环何时才能停息?诗人提倡忘却世俗的梦境,摒弃贪婪与争斗,最终领悟到真理与明晰。微弱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变化与通达的道理深邃而微妙。命运的本质是通向天界的,自然法则无穷无尽。阳光普照,阴影消尽,蜕去外壳便可免于沉沦,游历仙境,玩赏瑶池,获得玉帝的金书命令。
刘处玄,元代诗人,以其道教思想和个性化的文学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道教哲学,强调对人生的思考与超脱。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世事的感悟与对道理的领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首《蓦山溪·人间万事》以其深邃的哲理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刘处玄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中通过“人间万事”的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明人世间的种种事物都不过是浮云。接着,诗人将世俗的恩爱与尘情比作无常,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性。诗的中心在于“忘世梦,去贪争”,这是对人们贪欲和争执的警醒,提倡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浮沤幻体”,“微光觉照”来营造一种超然的气氛,暗示着对真理的追求与领悟。最后,诗人以“游阆苑,玩瑶池”结束,寄托了一种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展现了对美好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宁静,带着哲学的思考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世间万事的看破与超脱,强调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真理的重要性。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诗人传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选择题: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世俗情感的看破?
A. 恩爱与尘情,譬无常般般是了
B. 游阆苑,玩瑶池
C. 微光觉照,应变通深妙
答案:A
填空题:诗中提到“蜕壳免沉沦”,意指要____,才能获得新生。 答案:脱离旧我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接受与超脱。
答案:正确
通过这些材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该诗的文化背景与诗人的思想。